[实用新型]一种餐饮垃圾处理与焚烧厂相结合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16242.8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3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黄燕冰;张焕亨;罗翠红;曾武;熊启明;赵之理;王甲;邢家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7 | 代理人: | 范钦正 |
地址: | 5103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餐饮 垃圾处理 焚烧 相结合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饮垃圾处理与焚烧厂相结合的处理系统,用于餐饮垃圾处理,它公开了所述的大物质分离机的出料口与制浆机的进料口连接,制浆机与加热罐的进料口连接,进料加热罐内有搅拌器和圆锥形底,进料加热罐的出料口与除杂分离机的进料口连接,除杂分离机与固渣输送螺旋的入口连接,除杂分离机的浆液出料口与浆液暂存箱的进料口连接,浆液暂存箱的出料口与三相分离机的进料口连接,在接收斗的顶部设置有集气罩,集气罩的臭气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垃圾焚烧厂垃圾坑。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它能降低了动植物油脂对焚烧厂废水处理系统的影响,更好的实现餐饮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对垃圾产生的臭气进行收集再处理,减少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餐饮垃圾处理与焚烧厂相结合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餐饮垃圾,亦称“泔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一种废弃物,主要为餐馆、饭店、单位食堂等的饮食剩余物以及后厨的果蔬、肉食、油脂、面点等的加工过程废弃物,具有来源广、产量大、有机质含量高、动植物油脂含量高、组分受分类水平影响大等特点。
自2011年8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相关部门启动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城市试点工作以来,我国大部分城市陆续建设了餐饮垃圾处理厂,开展餐饮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工作。
因其有机质含量高,餐饮垃圾极易腐烂变质,餐饮垃圾处理厂的臭气问题较为突出;同时,餐饮垃圾的组分受人为因素导致的前端垃圾分类水平影响极大,组分中的杂物分离出来后需要运送至焚烧厂或填埋场处置;另外,餐饮垃圾处理厂还有沼气、污水等需要后续处理。相对于建设单独的餐饮垃圾处理厂,以焚烧厂项目配套系统的思路建设餐饮垃圾处理系统,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餐饮垃圾处理厂选址难、占地大、投资大的问题。
申请号为201511007312.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应急处理与焚烧厂相结合的处理系统,卸入投料仓的餐厨垃圾通过格栅、投料仓(细筛孔)、破袋机、粗大物分选机、螺旋压榨机将杂物及固渣分离出来送至焚烧厂垃圾坑处置,油水相送至热解装置及后续的三相分离机处理后送至渗滤液收集管送入渗滤液处理车间处理。该专利仅对油水相进行油脂回收处理,送至焚烧厂垃圾坑处置的固渣未经过热解处理,挤压效果有限且仍含有油脂,系统长期运行仍存在动植物油脂进入焚烧厂污水处理系统的风险;同时进入三相分离机的油水未经除砂除杂处理,易堵塞三相分离机的管道及损坏其内部部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餐饮垃圾处理与焚烧厂相结合的处理系统,它能降低了动植物油脂对焚烧厂废水处理系统的影响,更好的实现餐饮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对垃圾产生的臭气进行收集再处理,减少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垃圾焚烧厂卸料大厅1,餐饮垃圾处理车间2,垃圾焚烧厂垃圾坑3,接收斗4、大物质分离机5,三相分离机10,油脂存储罐11、废水收集箱12,无轴螺旋输送机14,固渣输送螺旋机15,应急排放螺旋输送机17、18、19,渗滤液外排泵21,固渣坑20,臭气收集系统22的基础上,特点是有制浆机6,进料加热罐7,除杂分离机8,浆液暂存箱9,集气罩13,所述的大物质分离机5的出料口与制浆机6的进料口连接,制浆机6的浆料出口、接收斗4的沥水出口分别与进料加热罐7的进料口连接,进料加热罐7内设有中央搅拌器,并且底部为圆锥形,进料加热罐7的出料口与除杂分离机8的进料口连接,除杂分离机8设有杂质出料口、浆液出料口,除杂分离机8的杂质出料口与固渣输送螺旋15的入口连接,除杂分离机8的浆液出料口与浆液暂存箱9的进料口连接,浆液暂存箱9的出料口与三相分离机10的进料口连接,在接收斗4的顶部设置有集气罩13,集气罩13的臭气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垃圾焚烧厂垃圾坑3。
以上所述的大物质分离机5的出料口与制浆机6的进料口之间通过螺旋输送机16连接,并且大物质分离机5与制浆机6之间安装有依次串联的应急排放螺旋输送机17、18、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62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电脱硫脱硝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缝纫机拖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