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UHF频段的RFID远近场读写器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16416.0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8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吴夏冰;王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思创汇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38;H01Q1/50 |
代理公司: | 杭州仁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7 | 代理人: | 张俊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uhf 频段 rfid 远近 读写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仅能够减少近距离读取时漏读的情况,而且能够保证在远距离读取时的成功率,同时使用效果好,同时体积小的一种用于UHF频段的RFID远近场读写器天线,包括介质基片、行波天线和圆极化天线,所述介质基片中的第一基片的上端面设有行波天线和圆极化天线中的若干块圆形辐射贴片,所述行波天线环绕在圆形辐射贴片的四周且行波天线与圆极化天线能够相互耦合。优点:一是读写器天线采用远场合近场天线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近距离读取时漏读的情况,又可以保证在远距离读取时的成功率,使得近距离读取和远距离读取的效果及成功率基本保持一致;二是读写器天线不仅使用效果好,而且其体积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仅能够减少近距离读取时漏读的情况,而且能够保证在远距离读取时的成功率,同时使用效果好,同时体积小的一种用于UHF频段的RFID远近场读写器天线,属于射频识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资产管理、智能商超等行业。但是,在很多行业领域应用时,RFID技术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如CN 205543212 U、名称“一款应用于UHF频段RFID系统的双S型近场读写器天线”,包含上层的双S型天线、下层 的馈电网络、金属连接线以及地板,其特征是双S型天线通过将天线上电流较小的部位进行弯折形成互补双S结构,同时在S双型天线上添加匹配负载进行匹配,馈电网络通过金属连接线与上层的双S型天线相连为天线馈电。这样的大多数RFID天线在对标签读取时,我们发现其近距离读取与远距离读取的效果和成功率差异较大,容易出现漏读的情况,在实际场合应用中受到了很多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设计目的:为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不仅能够减少近距离读取时漏读的情况,而且能够保证在远距离读取时的成功率,同时使用效果好,同时体积小的一种用于UHF频段的RFID远近场读写器天线。
设计方案: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
1、所述介质基片中的第一基片的上端面设有行波天线和圆极化天线中的若干块圆形辐射贴片,所述行波天线环绕在圆形辐射贴片的四周且行波天线与圆极化天线能够相互耦合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行波天线环绕在圆形辐射贴片的四周且行波天线与圆极化天线能够相互耦合,由于近场天线(行波天线)环绕在远场天线(圆极化天线)的周围,且近场天线和远场天线进行轮询工作,这样在远场天线近距离读取时近场天线通过与远场天线相互耦合为远场天线的读取作补充,弥补远场天线在近距离范围场强不均匀的缺点,从而大大减少了读写器天线的读取盲点,进而使得近距离读取和远距离读取的效果及成功率基本保持一致。
2、所述介质基片中的第二基片的下端面设有圆极化天线中的馈电网络,所述馈电网络通过铜线与圆形辐射贴片连接且馈电网络为圆形辐射贴片进行馈电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介质基片中的第二基片的下端面设有圆极化天线中的馈电网络,馈电网络与圆形辐射贴片分别设置在第二基片上和第一基片上,这样在读写器天线工作时能够避免馈电网络对圆形辐射贴片产生干扰,从而提高了读写器天线的使用效果。
3、所述第一基片的下端面设有特氟龙片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第一基片的下端面设有特氟龙片,特氟龙片的使用不仅能够对圆形辐射贴片提供支撑,而且在保证圆极化天线性能的前提下特氟龙片的增设能够降低圆形辐射贴片的尺寸,从而减小读写器天线的整体尺寸。
4、当圆形辐射贴片的个数为多个时,相邻的两个圆形辐射贴片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两厘米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四。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当圆形辐射贴片的个数为多个时,相邻的两个圆形辐射贴片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两厘米,即将两个圆形辐射贴片之间的间距控制在这个范围内,能够有效降低天线的读取盲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思创汇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思创汇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6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翼子板轻量化检具
- 下一篇:风电叶片在线实时动态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