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导体制冷制热循环箱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16431.5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1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秉穗科技有限公司;吴明 |
主分类号: | F25B21/04 | 分类号: | F25B2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嘉禾共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0 | 代理人: | 吴迪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制冷 制热 循环 箱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半导体制冷制热循环箱体结构,包括一种半导体制冷制热循环箱体结构,所述箱体内设置三组导流单元体,所述导流单元体内设置三条直孔;所述内盖固定在箱体前后两端,所述外盖固定在内盖外端;所述内盖与外盖相邻一侧设置分流结构。实用新型改进巧妙,端盖中设计了内盖和外盖,在内盖上具有通孔和槽口,档内盖与箱体固定之后,槽口能够起到转向的作用,加工方便,能够精确的控制尺寸,外盖开有通孔汇集分流通道以集中导流;所有管路连接简洁、快速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一种半导体制冷制热循环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创造运用于通过半导体制热制热的特性而改进的衍生产品,例如半导体空调、半导体温控床,在传统结构中由于循环箱体的换热量有限,需要提高其换热效率,采用延长冷媒流体的通道的方法,例如申请号:201110462868.X,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制冷制热器外换热器的制作方法》,它通过金属胚件钻孔、封堵的方式,设计为S形路径,以增加外箱的换热效率,这种加工方法简单,但是需要通过防锈堵头封口,由于多点封堵致使漏点漏液概率增加,因为封堵方向被隔热层封闭,若出现泄漏不能有效维修形成致命的性能隐患,堵头卡在钻孔内的尺寸无法准确把控,导致S形路径在转向位置尺寸不一,从而影响了局部流体流速,进一步影响换热效果,公司根据独立探索改进,特申请此实用新型创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制冷制热循环箱体结构,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及一种半导体制冷制热循环箱体结构,包括箱体、内盖和外盖,所述箱体内设置三组导流单元体,所述导流单元体内设置三条直孔;所述直孔内设置多条呈环向均匀分布的小孔;在箱体外壁上设置半导体安装台;所述内盖固定在箱体前后两端,所述外盖固定在内盖外端;所述内盖与外盖相邻一侧设置分流结构,其中分流结构包括汇合段和三个分支段,在分支段的末端均设置穿孔,三个所述穿孔分别与三组导流单元体的一条直孔贯通;所述内盖与箱体接触一侧设置连接相邻直孔的槽口,箱体内单组导流单元体内的所有直孔通过两侧内盖上的槽口形成一条完整的弯曲孔道;所述外盖上设置冷媒流体孔道,所述冷媒流体孔道与汇合段贯通。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结构为半开放结构,它通过外盖形成密闭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冷媒流体孔道内壁设置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外盖、内盖与箱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汇合段内设置导流棱,导流棱呈为三条,呈三等分发散设置,相邻的导流棱与一条分支段形成半开放条形槽,汇合段通过导流棱起到均匀分流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槽口连接两条直孔的端面位置设置贯通凹台,设计贯通凹台的目的在于当内盖固定在箱体端面后,槽口与贯通凹台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隙,有利于冷媒流体的转向。
本实用新型改进巧妙,设计了内盖和外盖,在内盖上具有通孔和槽口,当内盖与箱体合并后,槽口能够起到转向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钻孔、封堵的方式的缺陷,同时由于槽口便于加工,能够精确的控制尺寸,避免在转向位置因为尺寸问题造成的影响,端部封堵结构更便于维保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箱体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图。
图示:1外盖、2内盖、3箱体、4槽口、5直孔、6穿孔、7分支段、8汇合段、9冷媒流体孔道、10固定孔、11凸台、12凹台、13输入端、14输出端、15安装螺孔、16半导体安装台、17贯通凹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秉穗科技有限公司;吴明,未经重庆秉穗科技有限公司;吴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64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影像诊断医生专用桌
- 下一篇:一种通信集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