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流增型风刀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18521.8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20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费佳成;许广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斯迈德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B08B5/02;B08B1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领航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5 | 代理人: | 曾祥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增型风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流增型风刀,包括风刀,所述风刀包括右板、左板和位于风刀两端的固定板,左板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并且进风口均匀的分布在左板的一侧,右板与左板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出风口,右板的一侧且位于出风口的上方开设有弧形腔,弧形腔的内部与出风口的内部连通,并且弧形腔的内部与进风口的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刀技术领域。该气流增型风刀,通过在右板的一侧设置多个进风口,能够尽可能的将风力均匀的分布在风刀的内部,配合弧形腔能够进一步将分均匀的分散开,再利用左板和右板之间的锥形出风口,将风吹出,此结构较为简单,能够一定程度的避免风刀吹出的风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流增型风刀。
背景技术
风刀在工业领域中存在大量吹风除水、吹风除尘等应用,如吹除钢板,铝合金型材等平面上的灰尘、水分,吹除饮料瓶、包装罐等瓶体表面的水分,吹除产品表面的杂质灰尘,残液,外包装上的水分,以及传送带清理等,在有压缩空气供应的条件下,风刀可完美的满足这些应用。
目前在工业领域用的风刀基本上都是在风刀的一端安装进风管,这种方式在体型较长的风刀上使用时,很容易出现远离进风管一端的出风口出吹的风力较小,从而导致风刀吹出的风力不均匀,导致在吹除灰尘或杂质时,不能一次性清理干净情况出现,进而工作效率低下,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流增型风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流增型风刀,解决了风刀吹出的风力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气流增型风刀,包括风刀,所述风刀包括右板、左板和位于风刀两端的固定板,所述左板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并且进风口均匀的分布在左板的一侧,所述右板与左板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右板的一侧且位于出风口的上方开设有弧形腔,所述弧形腔的内部与出风口的内部连通,并且弧形腔的内部与进风口的内部连通,所述右板一侧与左板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孔。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一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右板的两端与左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左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右板并延伸至右板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一侧开设有行程通槽。
优选的,所述行程通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增压条。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内表面与圆盘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的内表面为锥形,所述增压条的外表面为锥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流增型风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气流增型风刀,通过在风刀包括右板、左板和位于风刀两端的固定板,左板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并且进风口均匀的分布在左板的一侧,右板与左板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出风口,右板的一侧且位于出风口的上方开设有弧形腔,弧形腔的内部与出风口的内部连通,并且弧形腔的内部与进风口的内部连通,所述右板一侧与左板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孔,通过在右板的一侧设置多个进风口,能够尽可能的将风力均匀的分布在风刀的内部,配合弧形腔能够进一步将分均匀的分散开,再利用左板和右板之间的锥形出风口,将风吹出,此结构较为简单,能够一定程度的避免风刀吹出的风不均匀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斯迈德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斯迈德流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85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上下料的物料小车
- 下一篇: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