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甲乳科术后护理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18926.1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0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瑶瑶;颜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连云港市临床肿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F13/14 |
代理公司: | 无锡苏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1 | 代理人: | 唐昱庆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甲乳科 术后 护理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甲乳科术后护理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本体,所述固定本体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束带,所述固定本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固定罩,所述固定本体的前端上部固定连接有松紧带,所述固定本体的上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吊带,所述固定罩的后侧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上下侧固定连接有气囊层,所述气囊层的左侧上部和下部分别插接有充气管,所述气囊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棉布层。该一种用于甲乳科术后护理的固定装置,通过设备的整体结构,气囊层能够通过充气管进行充气,从而能够改变收纳腔内部的空间,进而能够满足不同尺码的病人的穿戴固定,使得气囊层能够方便的支撑病者的乳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甲乳科术后护理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普通外科的不断发展,学科分类的不断增多。普通外科中的其中一支学科被分化出来,被称为甲乳外科。甲乳外科全称为甲状腺乳腺外科,一般治疗甲状腺及乳腺疾病,临床上主要解决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颈部淋巴结结核、甲状舌骨囊肿、急性乳腺炎、乳腺纤维瘤、乳管内导管状肿瘤、乳腺内乳头状瘤、乳房肉瘤、乳腺癌、乳腺多发性囊肿、乳腺增生等疾病,可是在甲乳科术后护理时,需要对术后的乳房进行穿戴固定,而普通的固定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够满足不同尺寸的病人,并且不能够挤压固定病人的乳房,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甲乳科术后护理的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甲乳科术后护理的固定装置,气囊层能够通过充气管进行充气,从而能够改变收纳腔内部的空间,进而能够满足不同尺码的病人的穿戴固定,解决了现有的术后护理的固定装置在运行时,不能够满足不同尺寸的病人,并且不能够挤压固定病人的乳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甲乳科术后护理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本体,所述固定本体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束带,所述固定本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固定罩,所述固定本体的前端上部固定连接有松紧带,所述固定本体的上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吊带,所述固定罩的后侧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上下侧固定连接有气囊层,所述气囊层的左侧上部和下部分别插接有充气管,所述气囊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棉布层。
优选的,所述束带上固定缝制有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吊带上设有收缩扣。
优选的,所述充气管的外端均活动插接有橡胶塞。
优选的,所述气囊层设有两个,所述气囊层的内侧呈圆弧状。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一种用于甲乳科术后护理的固定装置,通过设备的整体结构,气囊层能够通过充气管进行充气,从而能够改变收纳腔内部的空间,进而能够满足不同尺码的病人的穿戴固定,使得气囊层能够方便的支撑病者的乳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本体侧剖图。
图中:1、固定本体;2、固定罩;3、松紧带;4、束带;5、吊带;6、收纳腔;7、气囊层;8、充气管;9、棉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连云港市临床肿瘤研究所),未经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连云港市临床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89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