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及电子浮漂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19648.1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8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曾幼伟;谢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创融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G02B6/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集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6 | 代理人: | 李位全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子 浮漂 光纤 | ||
1.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包括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沿轴线方向具有间隔排列的多个发光区,相邻两个发光区之间为非发光区;在所述发光区区域内,所述光纤外表面具有一个或多个反射单元,所述光纤内部有部分光线在所述反射单元的作用下向光纤非轴线方向多个角度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为三维凹坑状,单个反射单元投影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多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反射单元投影形状其对角线长度不超过0.4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沿轴线方向两个相邻的反射单元其投影在中心面上的中心距离即为反射单元间隔,沿所述光纤近端向光纤远端所述反射单元间隔逐渐减小或相等或部分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光纤近端向光纤远端所述反射单元对应凹坑深度尺寸逐渐增大或相等或部分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含有反射单元的同一径向截面上其反射单元数量包括单个反射单元或多个反射单元,且当有多个反射单元时任意两个反射单元中心与光纤轴心的连线夹角小于18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发光区上的反射单元,通过激光加工工艺制成,环绕光纤外表面布置并相互间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浮漂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在含有反射单元的发光区表面外层设置漆面,形成光纤的发光漂目。
9.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光纤的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漂尾组件、电池和漂身组件,所述漂尾组件依次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和所述漂身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漂尾组件包括外管、光纤,所述光纤插入所述外管形成内外装配关系,所述电子浮漂满足以下关系:所述外管为透明或半透明塑料材质制成,且所述外管外表面涂有多个不同颜色并交替排列的色区,形成外管漂目;所述外管漂目上相邻两个色区之间,还存在一个隔色区,所述隔色区起颜色隔开作用,所述隔色区轴向宽度为WⅠ;所述光纤对应的非发光区具有轴向宽度WⅡ,其尺寸关系为WⅡ≥WⅠ;径向投影观察,所述外管的隔色区宽度WⅠ与所述光纤非发光区宽度W;轴线方向位置关系包括被包含关系或者部分重叠或者首尾拼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创融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创融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96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