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多种充电模式交流充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19950.7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27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邹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卓辉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 | 分类号: | B60L53/30;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多种 充电 模式 交流 充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置多种充电模式交流充电机,包括充电机壳体、第一接线端口排、档位开关、第二接线端口排、指示灯组合和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盖板、顶板、卡条和连接组合,所述遮挡机构通过连接组合与充电机壳体进行铰接;所述充电机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卡条对应嵌合的卡槽;通过设置遮挡机构,在充电机处于闲置状态时,盖板和顶板能通过连接组合绕至充电机壳体的前端面上,并在卡条和卡槽的卡持配合下,与充电机壳体进行紧密的贴合,使得盖板和顶板能对第一接线端口排、档位开关和第二接线端口排进行完全遮挡,从而可以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充电机的端口内部,进而避免充电机因端口积灰而出现接触不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流充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多种充电模式交流充电机。
背景技术
充电机是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它采用恒流/恒压/小恒流智能三个阶段充电方式,具有充电效率高,操作简单,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
现有的充电机大多都通过散热孔上装有防尘网,从而防止外界灰尘从散热孔进度充电机内部,进而防止充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因内部积灰而出现接触不良,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22329409.9]所公开的一种防交流接触不良智能充电机,包括充电机壳体,所述充电机壳体的下端设置车轮,所述充电机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握把,所述充电机壳体的前端面靠右下角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充电机壳体的左右两侧以及后端面被防撞网所包裹,所述充电机壳体的背面靠下端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外围设置有防尘网;该专利可以通过在散热孔外围的防尘网,阻挡外界的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充电机壳体内部,防止充电机因内部积灰而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但是该专利不能在充电机处于闲置状态时,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充电机的端口内部,外界灰尘容易在充电机的闲置状态时进入充电机的端口内部,而充电机大多数时候又处于闲置状态,端口又是充电机与其他设备直接连接的部位,端口积灰会导致充电机在使用过程与其他设备之间出现接触不良,影响了充电机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充电机因端口积灰而出现接触不良的内置多种充电模式交流充电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多种充电模式交流充电机,包括充电机壳体,设置在所述充电机壳体的前端面的第一接线端口排,设置在所述充电机壳体的前端面的、位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口排一侧的档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充电机壳体的前端面的第二接线端口排,设置在所述充电机壳体的前端面的、位于所述档位开关和第二接线端口排之间的指示灯组合,还包括与所述充电机壳体进行铰接的、位于所述充电机壳体的前端面一侧的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盖板,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方的顶板,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位于所述顶板下方的卡条,设置在所述顶板一端的、位于所述充电机壳体上方的连接组合,所述遮挡机构通过连接组合与充电机壳体进行铰接;所述充电机壳体的前端面往内凹陷设置有与所述卡条对应嵌合的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合包括与顶板固定连接的连接块,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的转轴;所述遮挡机构通过转轴与充电机壳体进行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块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充电机壳体的上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卡槽的内壁贴合固定有橡胶层,通过设置橡胶层,提供一定的缓冲,既能使得卡条与卡槽嵌合的更加紧密,也能使得卡条不与充电机壳体的表面直接接触,减少卡条的磨损,延长卡条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遮挡机构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卓辉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卓辉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99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