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硫灰渣超细掺合料散装计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19993.5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3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任思谦;王巍;李英泉;张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正元麟电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7/00 | 分类号: | G01G17/00;G01G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1500 陕西省宝鸡市麟***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硫灰渣超细 掺合 散装 计量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固硫灰渣超细掺合料散装计量系统,涉及粉料计量系统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相关技术计量精度较低的问题。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给料装置和计量仓,所述计量仓包括仓体以及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仓体设置于所述称重传感器上,所述仓体内设置有锥状的缓冲台,所述缓冲台设置于仓体的进料管下方,所述缓冲台通过贯穿所述仓体顶壁的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缓冲台与仓体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本申请具有提升计量系统的计量精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粉料计量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硫灰渣超细掺合料散装计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循环流化床燃煤技术在火电厂的推广应用,其所排放的固硫灰渣逐年增多,排出的固硫灰渣常作为建材资源化处理,即将固硫灰、渣分别通过破壁整形、碱激发等手段进行改性,并将其按最优灰渣比混合均化后制成混凝土超细掺合料进行使用。而在对处理过的灰、渣进行混合时,需要用到粉料计量系统。
公告号为CN20345063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粉料计量输送系统,其包括原料仓、称重装置、输送装置以及用于控制给料速度的给料装置,所述原料仓、给料装置、称重装置和输送装置依次设置,所述粉料计量输送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称重装置和所述输送装置连通的控制阀。使用时,启动给料装置,打开控制阀,给料装置自原料仓向称重装置运输粉料,当称重装置中的粉料重量到达预定值时,给料装置停止给料,同时,
控制阀开启,使称量后的粉料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指定地点。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对粉料进行称重时,粉料下落产生的冲量会导致称重得到的重量高于粉料的实际重量,存在有计量精度较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计量系统的计量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固硫灰渣超细掺合料散装计量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硫灰渣超细掺合料散装计量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固硫灰渣超细掺合料散装计量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给料装置和计量仓,所述计量仓包括仓体以及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仓体设置于所述称重传感器上,所述仓体内设置有锥状的缓冲台,所述缓冲台设置于仓体的进料管下方,所述缓冲台通过贯穿所述仓体顶壁的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缓冲台与仓体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给料装置启动,给料装置向计量仓中输送粉料,粉料通过仓体的进料管进入仓体内腔中,并在重力作用下落至缓冲台上,之后由缓冲台滑落至仓体侧壁上,沿仓体侧壁滑落至仓体底部进行暂存,直至称重传感器测得仓体内的粉料重量到达预设重量,仓体的控制器得到称重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给料装置停止供料,并控制仓体的出料口打开,将仓体内的粉料排出;设计的缓冲台,对进入仓体的粉料进行缓冲,降低粉料运动速度,进而减小粉料下落时对仓体的作用力,减小称重传感器称得的重量与实际重量之间的差值,降低称重误差,提升计量精度。
优选的,所述仓体呈倒锥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仓体设置为倒锥状,通过仓体的侧壁对自缓冲台上滑落的粉料再次进行缓冲,进而减小粉料下落时对仓体的瞬时作用力,降低称量波动,进一步提高称量精度。
优选的,所述连杆与机架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弹簧,使得缓冲台对粉料进行弹性缓冲,进一步提升缓冲台对粉料的缓冲作用,进而提高计量精度;同时,使得缓冲台在进料过程中上下晃动,将粘附在缓冲台上的粉料振离缓冲台,降低缓冲台对粉料计量造成影响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小计量误差。
优选的,所述连杆伸出仓体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凸台设置,且所述限位杆穿过凸台一端设置有限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正元麟电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正元麟电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99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