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C一体式铆压结构光纤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21953.4 | 申请日: | 2020-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72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孙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富生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海盛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40 | 代理人: | 赵雪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c 体式 结构 光纤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C一体式铆压结构光纤连接器。该结构包括固定光缆光纤的连接器一体式本体、铆压束环、尾套,连接器一体式本体上设有金属环,铆压束环为通孔的圆柱腔体,连接器一体式本体与光缆光纤固定后,通过铆压束环的圆柱腔体将光缆的外被和凯夫拉线一起压紧连接在金属件上,尾套设有与铆压束环配合的束环腔体,尾套通过束环腔体套连在铆压束环的外壁上。本结构在散件部件上减少了“热缩管”部件,降低了人员操作时发生热缩不良的概率及报废损失,采用一体式铆压结构设计,整个连接器只有一个固定点,降低了产品多固定点时发生异常的概率及报废损失,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整体生产效率,直接的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C一体式铆压结构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从1G-10G-40G-100G的不断发展,高速率时代已经到来,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数据中心的布线系统对产品质量及产品特性要求越来越高。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大多数数据中心对于光纤跳线的使用率高达70%,也因此面临巨大挑战,例如对光纤跳线连接器的弯曲、抗拉、在线负载传输等长期稳定的传输损耗特性要求,对于数据中心布线系统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
目前现有产品结构为铆压加热缩两种分断式固定进行加工,使用热缩管铝件部分将凯夫拉线与连接器进行压接固定,热缩管加热将光缆外被与连接器进行固定连接,这些加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连接器加工工序繁琐先铆压再热缩分段作业分段周转,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投入大、直接增加产品的加工成本;
2、热缩工序对温度、时间、距离等要求非常高,温度过高、时间过长、距离太近都会导致热缩过程芯线被缩死现象损耗发生异常;
3、热缩工序对温度、时间、距离等要求非常高,温度过低、时间过短、距离太远都会导致热缩不紧现象发生光缆外被松动拉力不符合等现象;
4、此结构压接方式在光缆弯曲时连接器内部芯线会直接接触到散件金属部分,易发生光纤受损及传输损耗不稳定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C一体式铆压结构光纤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产品结构生产效率低,热缩工艺会出现损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C一体式铆压结构光纤连接器,包括固定光缆光纤的连接器一体式本体、铆压束环、尾套,所述连接器一体式本体上设有金属件,所述铆压束环为通孔的圆柱腔体,连接器一体式本体与光缆光纤固定后,通过铆压束环的圆柱腔体将光缆的外被和凯夫拉线一起压紧连接在金属件上,所述尾套设有与铆压束环配合的束环腔体,所述尾套通过束环腔体套连在铆压束环的外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铆压束环靠近尾套的一端设有向圆柱腔体轴性收拢的斜台,所述尾套的束环腔体通过斜台滑入铆压束环的外壁并包裹套连在铆压束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套包括包裹铆压束环的束环端部、包裹光缆光纤的光缆端部,所述束环端部为圆柱腔体结构,所述光缆端部为圆锥腔体结构,所述束环端部和光缆端部拼接并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缆端部为镂空式网状内腔锥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件的表面设有粗糙的多线条纹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件的表面设有滚花状纹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件为铜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富生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新富生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219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停车语音提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冲孔的定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