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拔套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22028.3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19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市锐格模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黄以琳;张忠波 |
地址: | 365500 福建省三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拔套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拔套器,包括第一拔套以及第二拔套;第一拔套与第二拔套可拆卸连接;第一拔套包括第一固定部件以及第二固定部件;第一固定部件设置于第二固定部件一侧,第一固定部件与第二固定部件一体连接,第二固定部件的尺寸大于第一固定部件的尺寸,第一固定部件与第二固定部件之间形成台阶;第二拔套包括第三固定部件以及第四固定部件;第三固定部件设置于第四固定部件一侧,第三固定部件与第四固定部件固定连接,第四固定部件的尺寸大于第三固定部件的尺寸,第三固定部件与第四固定部件之间形成台阶;第一拔套与第二拔套之间设有工作孔;工作孔用于与套类零件相适配。拔套器可以方便将套类零件从轴类零件上取出,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维修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拔套器。
背景技术
轴承等套类零件套设在轴类零件上,并与轴类零件过盈或过渡配合,拆卸时若套类零件相对轴类零件轴肩突出量较小,拉马器的拉爪无法挂钩于套类零件相对轴类零件的突出部分,就无法直接用拉马器取出套类零件。若采用敲击法等其他方法取出套类零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损伤套类零件和轴类零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拔套器,用于解决在现有技术中,拆卸时若套类零件相对轴类零件轴肩突出量较小,拉马器的拉爪无法挂钩于套类零件相对轴类零件的突出部分,就无法直接用拉马器取出套类零件。若采用敲击法等其他方法取出套类零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损伤套类零件和轴类零件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拔套器,包括第一拔套以及第二拔套;
所述第一拔套与所述第二拔套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拔套包括第一固定部件以及第二固定部件;
所述第一固定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一侧,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一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的尺寸,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之间形成台阶;
所述第二拔套包括第三固定部件以及第四固定部件;
所述第三固定部件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部件一侧,所述第三固定部件与所述第四固定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部件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固定部件的尺寸,所述第三固定部件与所述第四固定部件之间形成台阶;
所述第一拔套与所述第二拔套之间设有工作孔;
所述工作孔用于与套类零件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固定部件、所述第二固定部件、所述第三固定部件和所述第四固定部件的形状均为半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的半径,所述第四固定部件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三固定部件的半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拔套上与所述第二拔套之间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拔套与所述第二拔套上设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二过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工作孔的两侧,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用于与轴类零件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过孔、所述工作孔以及所述第二过孔的形状均为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工作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过孔的直径,所述工作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过孔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拔套器还包括第一螺钉,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三固定部件通过所述第一螺钉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三固定部件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钉、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市锐格模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三明市锐格模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220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安装的汽车制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