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油气预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22095.5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4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苗苗;方绪成;汪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叶濛濛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油气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气预分离器,包括预分离器本体,还包括沿废气流动方向依次横向设置在预分离器本体内部的第一挡油板、第一冲击板、第二挡油板和第一毛毡;预分离器本体底部一端设置有废气进气口,预分离器本体另一端设置有废气出气口;第一挡油板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一通孔;第一冲击板上下两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一气口;第二挡油板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挡油板过滤大油滴,小油滴撞击第一冲击板上聚集成大油滴,再被第二挡油板过滤掉,残留的小油滴再第一毛毡吸附,与传统的迷宫结构的预分离器相比,不仅能过滤油气中的大颗粒的油滴,也能过滤油气中的小油滴,过滤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动机油气预分离器。
背景技术
随着发动机行业的发展,法律法规对发动机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发动机呼出废气油气分离的技术条件需不断提高,仅仅靠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油气作用,为提高分离效率,带来成本的不断上升,故考虑给发动机气缸盖罩增加一个油气预分离,在油气分离器之前先进行初步的油气分离,预分离方案也多种多样,可根据具体机型需求设计符合要求的预分离。大部分发动机采用闭式循环呼吸系统,闭式循环呼吸系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油气预分离器,二是油气分离器。
现有的发动机的油气预分离器,主要采用横向、纵向的布置迷宫布置,增加呼出油气的流动行程、不断碰撞的方式来过滤呼出油气中的油滴。中国专利CN210858866U公开了一种外置迷宫式油气预分离器,包括预滤器垫板、预滤器壳体、多个横挡板以及纵挡板,多个横挡板依次交错且平行地设置在预滤器垫板和预滤器壳体的前侧壁上,多个横挡板在容置空间内形成S形通道。该技术存在的缺陷如下:这种方式对呼出油气中的大油滴过滤效果较好,但有些小颗粒油滴仍然会跟随气体呼出,因此不能将有地完全过滤;并且挡板迷宫制作较复杂,成本较高,同时,如果设计的迷宫结构不合理,易导致发动机内腔压力加大,发动机异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外置迷宫式油气预分离器过滤呼出油气中的油滴效率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发动机油气预分离器,包括预分离器本体,还包括沿废气流动方向依次横向设置在所述预分离器本体内部的第一挡油板、第一冲击板、第二挡油板和第一毛毡;
所述预分离器本体底部一端设置有废气进气口,所述预分离器本体另一端设置有废气出气口;
所述第一挡油板上开设有多个左右贯通的第一通孔;
且所述第一冲击板上下两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一气口;
所述第二挡油板上开设有多个左右贯通的第二通孔。
油气从废气进气口进入到预分离器本体内,经过第一挡油板时,第一挡油板过滤大的油滴,小的油滴随着油气从第一通孔流出,并撞击第一冲击板上,第一冲击板减缓油气呼出的速度,气体流速减慢,部分油滴因为重力影响而滴落到预分离器本体底部,同时由于流速降低,小油滴碰撞在一起聚集成大油滴,油气带动聚集的大油滴通过第一气口逸出并经过第二挡油板,聚集的大油滴再次被第二挡油板过滤掉,小的油滴随着油气从第二通孔流出并到达第一毛毡部位,第一毛毡吸附油气中的小油滴,最后过滤后的废气经过废气出气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迷宫结构的预分离器相比,不仅能过滤油气中的大颗粒的油滴,也能过滤油气中的小油滴,过滤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挡油板、第一冲击板、第二挡油板和第一毛毡依次横向设置在所述预分离器本体内部,布置结构没有迷宫式复杂,相比制造成本也降低。
优选地,还包括依次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毛毡和废气出气口之间的第二冲击板、第三挡油板、第二毛毡、第三冲击板;为了加强过滤效率,通过在第一毛毡和废气出气口之间设置了第二冲击板、第三挡油板、第二毛毡、第三冲击板,经过第一毛毡过滤后的油气再依次经过第二冲击板、第三挡油板、第二毛毡、第三冲击板的过滤,过滤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22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靠岸用防碰撞装置
- 下一篇:一种鱼塘养殖用投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