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的沥青混合料再生拌和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23205.X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89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金安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石红丽 |
地址: | 3317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沥青 混合 再生 拌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的沥青混合料再生拌和机,包括拌和罐,所述拌和罐的顶部表面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杆一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搅拌轴进行转动,使第一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叶随着第一搅拌轴一起进行转动,能够有效对沥青混合料进行预拌和处理,在通过再生添加剂进料斗把沥青再生添加剂投入到拌和罐中,使其与拌和罐内的沥青混合料充分混合,通过电热管进行加热,在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搅拌轴进行转动,使第二搅拌轴上的螺旋叶片、第二搅拌叶、刮板随着第二搅拌轴进行转动,能够有效对其进行均匀搅拌,使其在拌和罐内充分受热,便于提高拌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混合料再生拌和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沥青混合料再生拌和机。
背景技术
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按公称最大粒径的大小可分为特粗式(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1.5mm)、粗粒式(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26.5mm)、中粒式(公称最大粒径16mm或19mm)、细粒式(公称最大粒径9.5mm或13.2mm)、砂粒式(公称最大粒径小于9.5mm)沥青混合料。按制造工艺分为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等。
现有的沥青混合料再生拌合机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拌和时,存在拌和效果不理想,拌和效率较低的问题;现有的沥青混合料再生拌合机的实用性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沥青混合料再生拌和机,具备拌和效果好,拌和效率高,实用性强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的沥青混合料再生拌和机,包括拌和罐,所述拌和罐的顶部表面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杆一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上设有第一搅拌叶,所述拌和罐的底部表面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杆二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上方设有螺旋叶片,且螺旋叶片的下方设有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叶的一端倾斜设有刮板,所述拌和罐的顶部表面位于第一电机的一侧设有进料斗,且进料斗的顶部表面设有密封盖,所述拌和罐的顶部表面位于第一电机的另一侧设有再生添加剂进料斗,所述拌和罐的内壁两侧设有电热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叶共设有多个,且多个第一搅拌叶均匀分布在第一搅拌轴上。
优选的,所述拌和罐的底部表面位于第二电机的一侧设有排料管,且排料管上设有卸料阀。
优选的,所述拌和罐的底部呈漏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拌和罐的一侧表面设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下方设有电源插头。
优选的,所述拌和罐的两侧表面下方设有多个固定板,且多个固定板两两均匀分布在拌和罐的两侧表面上,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表面中间位置处设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底端焊接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再生添加剂进料斗的两侧表面设有多个支撑杆,且多个支撑杆两两均匀分布在再生添加剂进料斗的两侧表面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焊接在拌和罐的顶部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和支撑柱为不锈钢金属材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沥青混合料再生拌和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金安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昌金安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232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规格装盒机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立柱加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