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压馈线回路电压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26292.4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3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戴岭松;孙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世纪森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6 | 分类号: | H02J3/16;H02J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大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7 | 代理人: | 徐杨松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馈线 回路 电压 补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馈线回路电压补偿装置,包括互感器、三相变压器、可控硅触发板、电容器、电阻器和可控硅,三相变压器初级绕组连接馈线柜,三相变压器初级绕组的A、B、C相上均串联有互感器,可控硅触发板的三个电压采样端分别接在三相变压器初级绕组的A、B、C相上,三相变压器次级绕组的A、B、C相上均串联有可控硅,可控硅均与可控硅触发板连接,三相变压器次级绕组的A、B、C相上均并联有相互串联的电容器和电阻器,三相变压器次级绕组连接负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达到电压输出一致,从而实现稳定电压的恒定输出,满足负载对电压精度高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补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馈线回路电压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低压电路的补偿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整体无功补偿的方式,这种补偿的方式,当负载满负荷运转时,电网电压会忽然减小,而当电网半负荷运行时,电网电压会升高。从而导致电网电压产生较大的波动,导致负载设备的不稳定,甚至可能会烧坏负载设备,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压馈线回路电压补偿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压馈线回路电压补偿装置,包括互感器、三相变压器、可控硅触发板、电容器、电阻器和可控硅,三相变压器初级绕组连接馈线柜,三相变压器初级绕组的A、B、C相上均串联有互感器,可控硅触发板的三个电压采样端分别接在三相变压器初级绕组的A、B、C相上,三相变压器次级绕组的A、B、C相上均串联有可控硅,可控硅均与可控硅触发板连接,三相变压器次级绕组的A、B、C相上均并联有相互串联的电容器和电阻器,三相变压器次级绕组连接负载。
进一步,互感器的型号为:BH-0.66 1000/5 0.5级。
进一步,三相变压器的型号为:隔离变压器SG 380V/380V±10%Dyn11。
进一步,可控硅触发板的型号为:HSC6F-2。
进一步,电容器的型号为:CH82 0.22UF/1000V。
进一步,电阻器的型号为:RX5/10W。
进一步,可控硅的型号为:KP 500A-30 SF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馈线柜取电压后通过三相变压器对电压进行调节输出,再由电容器和电阻器对电路进行优化,提高电能质量后,可控硅触发板通过采样电流和电压并进行计算,通过对可控硅二次阀度的调节,使回路中A、B、C三相电压能够同时进行调节,达到一次侧的电压输出一致,从而实现稳定电压的恒定输出,满足负载对电压精度高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压馈线回路电压补偿装置的电路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互感器;2、三相变压器;3、可控硅触发板;4、电容器;5、电阻器;6、可控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低压馈线回路电压补偿装置,包括互感器1、三相变压器2、可控硅触发板3、电容器4、电阻器5和可控硅6,三相变压器2初级绕组连接馈线柜,三相变压器2初级绕组的A、B、C相上均串联有互感器1,可控硅触发板3的三个电压采样端分别接在三相变压器2初级绕组的A、B、C相上,三相变压器2次级绕组的A、B、C相上均串联有可控硅6,可控硅6均与可控硅触发板3连接,三相变压器2次级绕组的A、B、C相上均并联有相互串联的电容器4和电阻器5,三相变压器2次级绕组连接负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世纪森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世纪森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262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动态X光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铜制品加工用铜渣回收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