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面水冷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26715.2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1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伟;聂少军;熊楚斌;李军;陈绵荣;张波;龚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秀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廉海涛 |
地址: | 44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水冷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水冷散热器,包括有导热基板,导热基板的内部依次开设有第一散热水腔、连接管道和第二散热水腔,第一散热水腔通过连接管道与第二散热水腔的一侧相连通,导热基板的第一散热水腔一侧接通设有输水柱管,输水柱管的内部设有输水口,导热基板的第二散热水腔一侧接通设有出水柱管,出水柱管的内部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在导热基板的内部分别依次开设第一散热水腔、连接管道和第二散热水腔并相互连通,以便区域分块化的集中散热使用,以来提高空间利用率及散热效果,同时在导热基板上设置带有插槽的固定座,在固定座的插槽内活动插接插板使用,以便操作者拿持放置使用,提高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冷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面水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水冷散热系统利用泵使散热管中的冷却液循环并进行散热。在散热器上的吸热部分(在液冷系统中称之为吸热盒)用于从电脑CPU、北桥、显卡上吸收热量。吸热部分吸收的热量通过在机身背面设计的散热器排到主机外面。
现有的电气设备中经常需要使用一个液冷散热器对多个发热电器件进行散热,多个发热电器件均是安装于液冷散热器的同一散热面,导致液冷散热器的空间利用率低并且散热效率低。因此,我们需要提供一种双面水冷散热器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水冷散热器,在导热基板的内部分别依次开设第一散热水腔、连接管道和第二散热水腔并相互连通,以便区域分块化的集中散热使用,以来提高空间利用率及散热效果,并且在输水柱管及出水柱管的外侧设置带有定位孔的定位安装套,可方便导热基板快速稳定的连接水源设备使用,同时在导热基板上设置带有插槽的固定座,在固定座的插槽内活动插接插板使用,以便操作者拿持放置使用,提高使用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水冷散热器,包括有导热基板,所述导热基板的内部依次开设有第一散热水腔、连接管道和第二散热水腔,所述第一散热水腔的一侧与连接管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散热水腔的一侧相连通,所述导热基板的第一散热水腔一侧接通设有输水柱管,所述输水柱管的内部设有输水口,所述导热基板的第二散热水腔一侧接通设有出水柱管,所述出水柱管的内部设有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导热基板设置为矩形结构,且所述导热基板设置为铜质的导热基板。
优选的,所述输水柱管与出水柱管均设置于导热基板的同一侧。
优选的,所述导热基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安装套,所述第一定位安装套为环形板状结构设置的空心套,且所述第一定位安装套的内部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输水柱管设于第一定位孔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导热基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安装套,所述第二定位安装套为环形板状结构设置的空心套,且所述第二定位安装套的内部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出水柱管设于第二定位孔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导热基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为矩形状设置,且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插设有矩形结构设置的插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导热基板的内部分别依次开设第一散热水腔、连接管道和第二散热水腔并相互连通,以便区域分块化的集中散热使用,以来提高空间利用率及散热效果,并且在输水柱管及出水柱管的外侧设置带有定位孔的定位安装套,可方便导热基板快速稳定的连接水源设备使用,同时在导热基板上设置带有插槽的固定座,在固定座的插槽内活动插接插板使用,以便操作者拿持放置使用,提高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秀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秀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267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