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26964.1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9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巧玲;刘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引流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属于医学器械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至少包括如何便于随时移动固定装置,使卧床患者便于多引流管路床旁固定,避免多引流管路缠绕,以及在患者下床活动期间,如何便于临床区分引流管的级别。该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板和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底部,所述安装板的背面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环用于固定引流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引流是采用虹吸或真空吸引原理,置于人体手术区或体腔内并通过皮肤切口排出体外,将脓液,渗出液,组织液等积聚在体内组织或体腔内的液体引导至外界,防止液体沉积造成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和疾病恢复。引流管末端接的是一个专门盛引流出来的液体的透明塑料袋,其制作材料为医用高分子材料。
在临床应用上,根据手术的不同,一个病人可能需要同时放置多个引流,使用多个引流袋。当同一个病人佩戴超过三个以上的引流袋时,如果病人需要下床活动,佩戴如此众多的引流袋会给病人的活动造成不方便,而且每个引流袋都具有一定的重量,佩戴的引流袋多了对于病人来说是个很重的负担。
另外,当病人躺在病床上的时候,现有技术中每个引流袋都需要用单独的固定装置(通常为别针)固定在病床上,操作繁琐,而且别针容易扎到护士的手。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多个引流袋分别对应不同的引流管,不同的引流管容易互相缠绕在一起,也不方便区分引流管的级别。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至少包括如何便于随时移动固定装置,使卧床患者便于多引流管路床旁固定,避免多引流管路缠绕,以及在患者下床活动期间,如何便于临床区分引流管的级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板和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底部,所述安装板的背面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环用于固定引流袋。
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通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通孔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通孔设置在安装板的左上角,另一个通孔设置在安装板的右上角。
所述的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还包括背带,所述的背带通过通孔与安装板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固定环设置有多个。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装置为别针。
所述的固定环上设置有安全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减轻病人佩戴多个引流袋的负担,方便病人携带引流袋自由活动;同时对于卧床患者来说,便于多引流管路床旁固定,避免多引流管路缠绕;操作方便,减少对护士的伤害;在患者下床活动期间,由于引流背带颜色不同,非常醒目,便于临床区分引流管的级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板1和固定环2,所述的固定环2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的底部,所述安装板1的背面设置有固定装置5;所述的固定环2用于固定引流袋3。
所述安装板1上还设置有通孔4。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通孔4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通孔设置在安装板1的左上角,另一个通孔设置在安装板1的右上角。
所述的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还包括背带6,所述的背带6通过通孔4与安装板1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26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