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编用天然纤维双包纱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28272.0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4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亓焕军;谢松才;赵玉水;赵焕臣;赵兴波;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岱银纺织服装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6 | 分类号: | D02G3/36;D01H1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尚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7 | 代理人: | 杨宝根 |
地址: | 2710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编用 天然纤维 双包纱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编用天然纤维双包纱生产装置,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细纱机牵伸组件、细纱机加捻卷绕组件和退绕组件,退绕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柱,立柱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底座,底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底座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吊锭,支撑杆上套设有长丝退绕管,吊锭上悬挂有纤维退绕管,长丝退绕管上缠绕有长丝,纤维退绕管上缠绕有天然纤维,立柱为中空的管道,长丝穿过支撑杆内孔依次喂入细纱机牵伸组件和细纱机加捻卷绕组件,天然纤维依次喂入细纱机牵伸组件和细纱机加捻卷绕组件。长丝和天然纤维经过细纱机牵伸组件喂入细纱机加捻卷绕组件进行加捻,解决了现有细纱机生产双包结构纱线改造费用高的问题,减少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经编用天然纤维双包纱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经编服装以其花型图案丰富多变、款式多样化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经编产品原料多采用纯化纤长丝,这在崇尚以人为本的个性化设计、追求自然环保的今天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经编用天然纤维双包纱结构与包芯包缠长丝短纤复合纱结构类似,同样是包含两根长丝和一根天然纤维,天然纤维与其中一根长丝做包覆运动,形成包芯纱;然后另外一根长丝对形成的包芯纱做包覆运动,形成包芯包缠纱结构,结构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强、毛羽少的优点,满足了经编机的织造要去。
现有的常规细纱机由于粗纱架空间有限,每列最多只能放置四个粗纱管,不能同时满足两根长丝芯和一根短丝粗纱的纺织,而如今的包芯包缠长丝短纤复合纱生产装置,需要对现有细纱机进行改造,例如我司于2017年申请的专利公开号为CN20725967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加装氨纶丝生产线,先将两根长丝并到氨纶丝管上,在并好的双长丝进入前罗拉之前需要进行分丝操作,存在较大的问题:需在有氨纶丝装置的细纱机台进行生产,改造费用高,机台局限性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经编用天然纤维双包纱生产装置,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经编用天然纤维双包纱生产装置,包括细纱机牵伸组件、细纱机加捻卷绕组件和退绕组件,所述退绕组件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底座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吊锭,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长丝退绕管,所述吊锭上悬挂有纤维退绕管,所述长丝退绕管上缠绕有长丝,所述纤维退绕管上缠绕有天然纤维,所述立柱为上下中空的管道,所述长丝穿过支撑杆内孔依次喂入细纱机牵伸组件和细纱机加捻卷绕组件,所述天然纤维依次喂入细纱机牵伸组件和细纱机加捻卷绕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退绕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下端面第一导线杆和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端面的第二导线杆,所述第二导线杆位于支撑杆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上端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导丝管,所述立柱下端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导丝管,所述第一导丝管为90°弯管,所述第二导丝管为135°弯管,所述第一导丝管和第二导丝管内壁拐角处设置圆角过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丝管和第二导丝管依次编号,所述第一导丝管与第二导丝管上下一一对应,上下相互对应的所述第一导丝管的竖直轴线和第二导丝管的竖直轴线与同一条竖直线重合,相互对应的所述第一导丝管和第二导丝管编号一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丝管由陶瓷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的截面为矩形环,所述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侧壁开设有操作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长丝从长丝退绕管上退绕后喂入经过双槽导线轮喂入细纱机牵伸区间,天然纤维从纤维退绕管上退绕后,喂入细纱机牵伸区间后区,长丝和天然纤维经过细纱机牵伸组件喂入细纱机加捻卷绕组件进行加捻,解决了现有细纱机生产双包结构纱线改造费用高的问题,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岱银纺织服装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岱银纺织服装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28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混凝土抗压强度无损检测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LED充电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