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丝管内撑电熔连接结构及钢丝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30837.9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6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倪奉尧;胡召元;孔智勇;王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宏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3/02 | 分类号: | F16L1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地址: | 273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 管内撑电熔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丝管内撑电熔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钢丝管和第二钢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丝管一端设置第一扩口,所述第二钢丝管一端设置第二扩口,所述第一扩口和第二扩口之间设置电熔内撑,所述电熔内撑包括承插区,所述承插区与第一扩口和第二扩口内壁接触,承插区包括熔区,所述熔区与扩口内壁电熔焊接。具有防止窜水、防止锈蚀、连接稳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和钢丝管连接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管内撑电熔连接结构及钢丝管。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钢丝网复合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为聚乙烯热胀冷缩以及管路压力不完全固定的原因,钢丝容易出现窜动,从而与管体中介质接触出现穿水,导致钢丝管承压失效。
钢丝网复合管外层壁厚薄、目前市场中电熔连接方式大多依靠钢丝管外层进行连接,连接质量不够稳定。目前市场中存在内壁电熔连接方式,但内径减小,影响管材流量,使管材内壁产生涡流,局部压力增大,影响管材使用寿命。存在钢丝管直接连接容易锈蚀,连接容易窜水,连接稳定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钢丝管内撑电熔连接结构及钢丝管,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钢丝管直接接触容易窜水,容易锈蚀,连接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丝管内撑电熔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钢丝管和第二钢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丝管一端设置第一扩口,所述第二钢丝管一端设置第二扩口,所述第一扩口和第二扩口之间设置电熔内撑,所述电熔内撑包括承插区,所述承插区与第一扩口和第二扩口内壁接触,承插区包括熔区,所述熔区与扩口内壁电熔焊接。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丝管内撑电熔连接结构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的,所述电熔内撑包括平直段,所述平直段的一侧与第一扩口的端部接触,另一侧与第二扩口的端部接触。
优选的,所述承插区具有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与扩口和钢丝管轴线两者之间的角度配合。
优选的,所述熔区两端为冷却区。
优选的,所述电熔内撑包括限位台,所述限位台环形设置在电熔内撑外围。
优选的,所述电熔内撑截面呈上下两个梯形状,平直段为梯形上边。
优选的,所述电熔内撑内径与第一钢丝管、第二钢丝管的内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电熔内撑放入钢丝管扩口中通过电熔焊机进行电熔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丝管和第二钢丝管通过扩口模具形成第一扩口和第二扩口。
一种钢丝管,包括钢丝管内撑电熔连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丝管端部设置扩口,并通过与扩口配合的电熔内撑进行电熔连接钢丝管,具有连接稳定性更好,防止窜水,且设置限位台,不至于钢丝管间直接接触,防止钢丝管接触锈蚀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丝管内撑电熔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钢丝管内撑电熔连接结构的电熔内撑结构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钢丝管内撑电熔连接结构的电熔内撑分区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宏管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宏管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308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高效补水功能的美容仪器
- 下一篇:一种自体发热热敷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