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型管以及U型管的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32905.5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1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锋;徐月东;俞科峰;俞朝红;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开铭制冷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B21D35/00;B21D9/08;B21D26/033;B21D26/045 |
代理公司: | 杭州五洲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0 | 代理人: | 朱林军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及 加工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U型管以及U型管的加工装置,其中,U型管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管体以及连接两个管体的弧形连接部,所述管体的外径半径为R,两个管体中心线的距离为2L,L/R的值为1.3~1.7。本申请U型管的L/R的值为1.3~1.7,U型管运用到具体的管路时,能够使管路更为紧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领域,具体涉及U型管以及U型管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U型管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管体以及连接两个管体的弧形连接部,管体的外径半径为R,两个管体中心线的距离为2L,对于管径(半径)在 5mm以下的U型管,现有L/R的值都大于4,这导致两个管体的距离较大,在运用到具体的管路上时,管路的体积不能做的紧凑小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U型管以及U型管的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U型管,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管体以及连接两个管体的弧形连接部,所述管体的外径半径为R,两个管体中心线的距离为2L,L/R的值为 1.3~1.7。
本申请U型管的L/R的值为1.3~1.7,U型管运用到具体的管路时,能够使管路更为紧凑。
于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R的范围为3.45mm~5mm。
于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L的范围为5.5~7.2mm。
于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连接部为圆弧状结构。
于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U型管为铜管或铝管。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U型管的加工装置,用于加工出本申请所述的U 型管,所述加工装置包括:
下压座,上表面具有第一半U型凹槽;
上压座,位于下压座的上方,上压座的下表面具有第二半U型凹槽;
升降元件,用于驱动所述上压座上下移动,当上压座下移与下压座合拢后,第一U型凹槽和第二半U型凹槽形成用于容纳U型管的U型槽;
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上具有堵头,所述堵头用于堵住U型管的其中一个头;
第一伸缩元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座往复移动
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上具有注液头,所述注液头用于向U型管注入高压液体;
第二伸缩元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座往复移动;
收料盒,位于下压座的下方,用于接收从U型管出来的填料。
本申请的加工装置用于对半成品U型管进行加工,得到成品U型管。半成品U型管是通过将填料填入料管中部,然后弯折形成。加工装置的工作原理:将半成品U型管放入下压座的第一半U型凹槽,升降元件工作,使上压座下移与下压座合拢,第一U型凹槽和第二半U型凹槽形成与半成品U型管配合的U型槽,第一伸缩元件工作,带动第一移动座和堵头与半成品U型管的一头配合,第二伸缩元件工作,带动第二移动座和注液头与半成品U型管的另一头配合,通过注液头能够向半成品U型管注入高压液体,从而能够使半成品U型管变形(比如凹陷处向突出),在U型槽的限定性下,半成品U型管变为成品U型管,且填料被压至堵头那一头;第一伸缩元件回缩,此时泄压,填料能够自动排出掉落至收料盒中。
实际运用时,当填料不能自动排出时,可以通过注液头注入一定压力的液体来使填料自动排出。
于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注液头用于连接高压液源或高压泵。
于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堵头和注液头均具有导向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开铭制冷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开铭制冷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329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