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流除砂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33355.9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5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德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启辉石油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6 | 分类号: | B01D21/2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刘乃东 |
地址: | 257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流除砂器。包括筒体和敲打机构,筒体的内腔从上到下逐渐缩小,筒体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出料口,筒体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出料口,筒体的侧壁设有进料口,敲打结构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端面的第一敲杆、第二敲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滑块、往复组件,底座设有与筒体配合的安装孔,第一敲杆的中部和第二敲杆的中部都与底座转动连接,筒体设于第一敲杆和第二敲杆之间,第一敲杆的一端和第二敲杆的一端都与筒体配合,第一敲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敲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都与滑块铰接,滑块通过往复组件与底座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砂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流除砂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为了避免砂料(例如石子、煤渣等固体颗粒)堵塞管线,需要在井口安装旋流除砂器。如图1所示,现有的旋流除砂器包括筒体1,筒体1采用上端面和下端面都封闭的锥筒形结构,筒体1的内腔从上到下逐渐缩小,筒体1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出料口11,筒体1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出料口12,筒体的侧壁设有进料口13。含有砂料的液体从进料口13以切向进入筒体1的内腔后进行旋转运动,密度低的液体上升且从第一出料口11排出,密度大的砂料沿筒体1的内腔壁面从第二出料口12排出。
由于筒体1的第二出料口12较小,所以筒体1的第二出料口12容易被砂料堵住。对此,就需要工作人员使用棍子连续敲打筒体1,让筒体1内的砂料得到振动而松动,便于松动的砂料从筒体1的第二出料口12出来,实现了对筒体1的第二出料口12的疏通。但是,由于这一操作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连续敲打筒体,所以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故而,如何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旋流除砂器,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流除砂器,包括筒体和敲打机构,筒体的内腔从上到下逐渐缩小,筒体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出料口,筒体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出料口,筒体的侧壁设有进料口,敲打结构包括底座、第一敲杆、第二敲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滑块、往复组件,底座设有与所述筒体配合的安装孔,第一敲杆、第二敲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滑块、往复组件都设于底座的上端面,第一敲杆的中部和第二敲杆的中部都与底座转动连接,筒体设于第一敲杆和第二敲杆之间,第一敲杆的一端和第二敲杆的一端都与筒体配合,第一敲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敲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都与滑块铰接,滑块通过往复组件与底座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升降件、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设有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敲杆、所述第二敲杆、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滑块、所述往复组件都设于第一支撑板的上端面,第一敲杆的中部和第二敲杆的中部都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滑块通过往复组件与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组件包括驱动件、转杆、摇杆,转杆的一端通过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转杆的另一端与摇杆的一端铰接,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面设有导向杆,所述滑块设有与导向杆配合的导向燕尾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敲杆在靠近所述筒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敲杆在靠近筒体的一端均设有弧形块,弧形块的凹面靠近筒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启辉石油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营启辉石油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333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