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晶合金管的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34544.8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0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洋;路新行;刘杰;张晓平;王应静;彭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盘星新型合金材料(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14 | 分类号: | B22D17/14;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孙海杰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管 制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晶合金管的制备装置,涉及非晶合金管的制备技术领域,非晶合金管的制备装置包括:内模体和外模体,所述内模体和外模体呈筒状,所述内模体和外模体同轴套接;所述内模体和外模体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的横截面呈环状,所述间隙形成成形腔;所述内模体和外模体的底端连接,以使所述成形腔的底端封闭。将内模体和外模体组装后,可以将熔融材料灌入到成形腔内,待材料凝固后,成形腔内形成非晶合金管,因为内模体和外模体同轴套接,所以,内模体和外模体各个位置处的间隙距离相等,所以,制得的非晶合金管各个位置处的厚度一致性高,且在制备的过程中没有气流的参与,解决了非晶合金管件夹杂气孔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晶合金管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晶合金管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非晶态固体包括非晶态电介质、非晶态半导体、非晶态金属。它们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金属玻璃(非晶态金属)比一般(晶态)金属的强度高、弹性好、硬度和韧性高、抗腐蚀性好、导磁性强、电阻率高等。这使非晶态固体有多方面的应用。它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
就管材成形而言,一种已知的方案是所谓的“喷铸成形”。在这种喷铸成形方法中,金属非晶材料先在一个熔腔中被加热至液相。然后借助高压气体使非晶材料快速通过铸模的柱形内腔;此时,一部分液相的高温非晶材料接触到冷的内腔的壁,而发生局部冷凝,而靠近内腔的中心的高温非晶材料则继续在高压气体的驱动下移动。这样,在内腔的壁上冷凝下一层非晶材料,从而形成了非晶材料管,而剩余的非晶材料从铸模的另一侧的出口排出。
上述方法形成的非晶材料管因为气体的流动不稳定,会导致成型后的非晶材料管管壁厚度不均匀,且非晶材料管内存在气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晶合金管的制备装置,以缓解了现有技术制备的非晶材料管管壁厚度不均匀,且非晶材料管内存在气孔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晶合金管的制备装置,所述非晶合金管的制备装置包括:内模体和外模体,所述内模体和外模体呈筒状,所述内模体和外模体同轴套接;
所述内模体和外模体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的横截面呈环状,所述间隙形成成形腔;
所述内模体和外模体的底端连接,以使所述成形腔的底端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外模体的底端端面设置有向其顶端一侧凹陷的环形定位槽,所述内模体的底端设置有向其周向外侧凸出的环形定位边沿,所述环形定位边沿与所述环形定位槽对应连接,以使所述内模体和外模体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外模体包括多个模单元,多个所述模单元围成所述外模体。
进一步的,所述非晶合金管的制备装置包括箍紧件,所述箍紧件用于箍紧多个模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内模体包括管体和与所述管体可拆卸连接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形成所述环形定位边沿。
进一步的,所述非晶合金管的制备装置包括塞体,所述塞体用于与所述内模体的顶端开口插接,所述塞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用于将熔融材料导入到成形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的数量为多条,多条所述导流槽的出口朝向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外模体的材料为金属铜或者不锈钢。
进一步的,所述内模体的材料为金属。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的材料为石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盘星新型合金材料(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盘星新型合金材料(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345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