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度梯度分布式废水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34849.9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3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戴坚;李冀龙;戴文昊;王志民;高波;姚彦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隆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9/24;F28F19/01;F28F2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邦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2 | 代理人: | 吴江东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梯度 分布式 废水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温度梯度分布式废水余热回收装置。本产品其组成包括:污水箱内箱体,所述的污水箱内箱体内装有一组导流分隔板,所述的导流分隔板纵向平行设置,所述的污水箱内箱体内装有一组污水废热交换器,所述的污水废热交换器横向相互平行,所述的污水废热交换器的顶部具有污水分配管,所述的污水分配管连接污水进水管,所述的污水废热交换器连接污水废热联通管,所述的污水废热联通管下部连接进水管,污水废热联通管上部连接出水管,所述的污水箱内箱体底部装有分布式污水回收管。本发明用于温度梯度分布式废水余热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梯度分布式废水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废水余热没有进行大量的回收,这样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使很多的废水余热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回收效率达到最高的温度梯度分布式废水余热回收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温度梯度分布式废水余热回收装置,其组成包括:污水箱内箱体,所述的污水箱内箱体内装有一组导流分隔板,所述的导流分隔板纵向平行设置,所述的污水箱内箱体内装有一组污水废热交换器,所述的污水废热交换器横向相互平行,所述的污水废热交换器的顶部具有污水分配管,所述的污水分配管连接污水进水管,所述的污水废热交换器连接污水废热联通管,所述的污水废热联通管下部连接进水管,污水废热联通管上部连接出水管,所述的污水箱内箱体底部装有分布式污水回收管,所述的污水箱内箱体装在污水箱外箱体内,所述的污水箱内箱体与所述的污水箱外箱体之间装有污水箱保温材料。
所述的污水废热交换器由一组并列安装的换热管组装而成,每组换热管由多根从上到下并列安装的管材组成,多组换热管并列安装布满在保温污水箱内;
所述污水箱内箱体内上方布置污水分配管,使高温度的污水以射流方式进入污水箱,污水分配管均匀的分布在污水废热交换器上方产生震荡,强化换热效果;污水在高温时与安装在污水箱内中上层污水废热交换器内的载冷剂进行热交换,由于污水的热量被吸收,温度逐渐下降,污水的比重增大,落入污水箱底层,产生了温度梯度;被吸热的低温污水沉入下层,在新的高温污水压力作用下,通过分布式污水回收管以溢流的形式排出,杜绝了热量的流失;
所述污水废热交换器内低温载冷剂从进水管底部入口,以一定的流速进入,以多管层的形式和污水箱内具有温度梯度的污水进行热交换,流速越高,传热效果越显著,高温载冷剂从污水废热交换器上层出水管出口流出,进入机组蒸发器,载冷剂中的热量通过转换被机组内制冷剂吸收,低温的载冷剂再回到进水管底部入口,循环吸热,保证传热过程的进行。
所述污水废热交换器采用浸入式结构,将污水废热交换器浸在污水中,污水分配管使高温污水进入污水箱时产生横向冲刷和温度梯度,保证高温污水均匀充分换热,被吸热的低温污水沉入下层,在新的高温污水压力作用下,通过回收装置即分布式污水回收管以溢流的形式排出,杜绝了热量的流失。
所述导流分隔板在污水箱内设计增加交错分布的,导流分隔板增加污水流动速度,延长流动时间,充分热交换,所述污水废热交换器下部布置分布式污水回收管,使低温污水快速排出。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换热器采用多管程肋片之字结构,增加传热面积。
2.本发明换热器上部设置分布式污水分配管,使污水在纵向方向上产生温度梯度,污水箱中间交错设置多处导流装置,使污水由右至左在横向方向增加流动速度,延长流动时间,加强对换热器外表面的冲刷。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的温度梯度分布式废水余热回收装置三维结构图。
附图2是本产品的温度梯度分布式废水余热回收装置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隆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隆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348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