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抗渗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37546.2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1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军;邓淑雅;邱兆森;赵静梅;吴海生;李存华;刘金帅;王建;李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范赤 |
地址: | 30016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抗渗性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抗渗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平台的上端面四角分别固设有支撑柱,底座平台的上端面中部与底部伸缩杆一端固连,底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下底板的下端面固连,下底板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层,第一固定层的内圈分别安装有密封止水圈一,支撑柱的顶端固设有上顶板,上顶板的下端面对称吊装有第二固定层,第二固定层的内圈分别安装有密封止水圈二,上顶板的上端面与水箱支撑脚的一端固连,水箱支撑脚的另一端与水箱的下端面固连,水箱的上方居中设置有水箱注水口,水箱内设置有计量管,水箱的底端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贯穿上顶板设置,进水管一侧贯穿上顶板设置有排气管,底座平台下端面设置有若干万向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抗渗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混凝土抗渗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土木建筑等各种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混凝土,同时混凝土也是各种建筑的基石,但是由于混凝土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微小的孔隙和细小的裂缝,因此许多有害物质都是以液态水做为介质通过微小的孔隙和细小的裂缝进入到混凝土的内部,从而造成混凝土内部钢筋的锈蚀、有害离子侵蚀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进而使混凝土耐久性能降低,因此混凝土的抗渗性是其耐久性的重要评价指标,所以对混凝土进行抗渗性试验检测是必须的安全措施和质量保障,根据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我国混凝土抗渗性试验方法主要有三种,具体为抗渗标号法、渗水高度法和渗水量法,经大量试验证明,抗渗标号法在测试混凝土抗渗性时不能达到精度要求,因而很少被采用,渗水量法是通过测渗流量计算出渗透系数,以表征抗渗性,渗水高度法实用性较强,可以适用于较多种类的混凝土,但观测时不得不破坏试件,易造成浪费,目前,渗水量法是最常用的试验方法,但现在的渗水量法混凝土抗渗性试验装置过于复杂,且操作不方便,同时也不易于直观的观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凝土抗渗性试验装置,能够保证混凝土抗渗性试验数据结果的准确性,透明储水箱体方便实时直观的观察箱内的水位,使用方便,便于直观观察,便于移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抗渗性试验装置,包括底座平台,所述底座平台的上端面四角分别固设有支撑柱,所述底座平台的上端面中部与底部伸缩杆一端固连,所述底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下底板的下端面固连,所述下底板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层,所述第一固定层的内圈分别安装有密封止水圈一,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设有上顶板,所述上顶板的下端面对称吊装有第二固定层,所述第二固定层的内圈分别安装有密封止水圈二,所述上顶板的上端面与水箱支撑脚的一端固连,所述水箱支撑脚的另一端与水箱的下端面固连,所述水箱的上方居中设置有水箱注水口,所述水箱内设置有计量管,且所述计量管的一端高于所述水箱注水口设置,所述水箱的底端设置有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上顶板设置,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管阀门,所述进水管的一侧贯穿所述上顶板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上端固设有排水管阀门,所述底座平台下端面设置有若干万向轮,所述底座平台的正面嵌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第一固定层内圈安装的密封止水圈一与所述第二固定层内圈安装的所述密封止水圈二之间放置有混凝土试块,所述混凝土试块的上方通过所述进水管流入液态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为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所述底部伸缩杆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层与所述第二固定层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止水圈一和所述密封止水圈二为环形橡胶止水圈,所述密封止水圈一和所述密封止水圈二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水箱采用聚氯乙烯透明储水箱体。
进一步地,所述计量管的外壁设置有刻度水平线。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为圆柱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37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支承软带打磨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高速裱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