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型静电除尘阳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38393.3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4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曾波涛;李丹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电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49 | 分类号: | B03C3/49;B03C3/86 |
代理公司: | 金华市悦诚君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12 | 代理人: | 余威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静电 除尘 阳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是复合型静电除尘阳极管,经过设置方体形状的吊座,并在吊座上表面设置固定柱,在吊座侧面分别设置连接槽和连接轴,可以保证整个阳极管固定的安装在除尘器内,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将多根阳极管拼接呈一个复合型的阳极管系列;经过设置成锥形的阳极管,并在阳极管内部设置多组弹簧轴与弹块,当阳极管外壁吸附的粉尘过多而影响吸附效果时,可以利用弹块将外壁的粉尘弹起进而掉落下去;经过在阳极管周围设置多个可以转动的阳极环,通过转动阳极环使得粉尘与阳极管之间的碰撞概率加大,同时可以利用旋转离心力使得粉尘滞留在阳极管附近的时间变长,进而有效的提高除尘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是复合型静电除尘阳极管。
背景技术
静电除尘器是一种用于处理含微量粉尘和微量颗粒的新除尘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电厂使得烟气发生电离,即气流中的粉尘荷电在电场的作用下与气流分离,通常粉尘会被带上负电荷;带有负电荷的粉尘与气流分离后,当经过阳极管时,会被带有正电荷的阳极管给吸附,然而现有的静电除尘阳极管,但是单一的带正电荷管体,在对灰尘的吸附过程中,需要其它的结构来辅助阳极管进行表面灰尘的清除,才能让阳极管持续的进行灰尘吸附处理,而且现有的阳极管往往结构单调为竖型的管状,这样并不能延长粉尘颗粒在阳极管周围滞留的时间,因此不能充分的实现粉尘的去除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复合型静电除尘阳极管。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复合型静电除尘阳极管,包括吊座和安装在吊座底部的阳极管;吊座上表面四角处固定设置有固定柱,吊座两相邻侧面固定开设有连接槽,吊座另外两相邻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吊座内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主控电机,主控电机下方两侧固定设置有承接槽;承接槽底部转动设置有转轮,转轮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贯穿连接有阳极环;吊座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阳极管,阳极管内部中间位置活动设置有拉伸板;拉伸板顶端活动连接有滑轮,滑轮活动设置在滑槽内;拉伸板内部中间活动设置有弹簧轴,弹簧轴两侧固定连接有弹块,拉伸板底部末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环。
经过设置方体形状的吊座,并在吊座上表面设置固定柱,在吊座侧面分别设置连接槽和连接轴,可以保证整个阳极管固定的安装在除尘器内,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将多根阳极管拼接呈一个复合型的阳极管系列;经过设置成锥形的阳极管,并在阳极管内部设置多组弹簧轴与弹块,当阳极管外壁吸附的粉尘过多而影响吸附效果时,可以利用弹块将外壁的粉尘弹起进而掉落下去;经过在阳极管周围设置多个可以转动的阳极环,通过转动阳极环使得粉尘与阳极管之间的碰撞概率加大,同时可以利用旋转离心力使得粉尘滞留在阳极管附近的时间变长,进而有效的提高除尘的效率。
为了保证整个阳极管能够稳固的安装在除尘器内部,同时根据需要将多个阳极管进行拼接呈一个阳极管系列,优选,所述的吊座呈长方体状,吊座上表面四角处固定设置有四根固定柱,所述的连接槽与连接轴分布设置有两对,连接槽设置有卡槽,连接轴末端设置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两端活动连接有两块挡块,两块挡块之间的最大距离与卡槽的长度相同。
为了使得粉尘能够借助阳极管的结构特点自己掉落,优选,所述的阳极管呈圆锥状,阳极管的小口径朝向下方,所述的阳极环设置有三个,三个阳极环等间距的竖直分布在阳极管外侧,阳极环上下表面均呈凸起的弧面状。
为了增大粉尘与阳极管的碰撞频率,同时延长粉尘在阳极管附近滞留的时间长度,优选,所述的承接槽设置有两个,承接槽内部呈半球凹陷状,承接槽凹陷处环绕设置有半圈滚珠,所述的滑轮设置有两个,每个滑轮对应连接一块拉伸板。
为了使得阳极管的吸附性能不受到表面粉尘数量的影响,优选,所述的拉伸板两块呈圆锥形状,拉伸板内部中间等间距的设置有四根弹簧轴,每根弹簧轴两端连接有两块弹块,弹块的末端面的斜度与阳极管两侧边的斜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电环保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电环保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383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