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康复科用约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38420.7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0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孙敬阳;张英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敬阳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高维波 |
地址: | 252500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康复 约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康复科用约束装置,包括底座与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外支柱,所述外支柱位于底座顶端表面,所述外支柱内侧套接有内支柱,所述外支柱内侧表面开设有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内侧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另一端表面连接有凹槽,所述凹槽开设于内支柱外侧表面;通过设计了升降机构,在需要对病人进行约束时,可以根据病人外在条件的不同来对装置进行高度的调整,且多个支柱可以调节成不同的高度,使得应对更加灵活,配合到病人具体的身体情况,让约束更加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神经外科康复科用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精神外科进行治疗时,最后进行的是康复工作,而在康复过程中,通常因为病痛或是心理上的原因,病人会出现一些过激反应,为了方便治疗更为了不让病人产生二次受伤,则需要对病人进行约束。
现有约束装备在约束了病人的同时也需要有其他护士来进行协助,病人一旦反应过激则会对病人产生一定的二次伤害,且不能配合到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具体的设备高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外科康复科用约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外科康复科用约束装置,能解决病人一旦反应过激则会对病人产生一定的二次伤害,且不能配合到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具体的设备高度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与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外支柱,所述外支柱位于底座顶端表面,所述外支柱内侧套接有内支柱,所述外支柱内侧表面开设有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内侧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另一端表面连接有凹槽,所述凹槽开设于内支柱外侧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位于内支柱顶端表面,所述支架内侧开设有第二空槽,所述第二空槽内侧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外侧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移动杆另一端连接于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另一端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位于支架顶端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支柱底端外侧连接有卡位块,所述卡位块位于外支柱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支柱呈圆柱体结构,且所述外支柱以底座顶端表面中心点为轴设置有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截面呈半圆弧形状,所述凹槽围绕外支柱外侧表面呈环状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盘顶端表面设置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呈半圆弧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支柱呈圆柱体结构,且所述滚珠围绕外支柱内侧表面呈环状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绑带,两个所述绑带呈圆柱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了升降机构,在需要对病人进行约束时,可以根据病人外在条件的不同来对装置进行高度的调整,且多个支柱可以调节成不同的高度,使得应对更加灵活,配合到病人具体的身体情况,让约束更加便利;
2、通过设计了防护机构,在病人对约束这一行为产生抵触心理挣扎时,可以有效地减少因病人乱动产生的震动,让医者更容易进行下一步工作,且不会因挣扎而伤害到病人的身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敬阳,未经孙敬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384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墨水屏的人体体温测量装置
- 下一篇:具有复合功能组合的操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