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性塑料生产用共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40252.5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53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黎锦杰;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峰 |
主分类号: | B29B7/14 | 分类号: | B29B7/14;B29B7/16;B29B7/22;B29B7/2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2 | 代理人: | 杨毅宇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塑料 生产 用共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性塑料生产用共混装置,涉及塑料材料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下壳体顶部螺栓连接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部转动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端面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主动轮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齿杆。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带动辅助轮旋转,在主动轮与辅助轮的相互配合下,可带动驱动齿杆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的同时上下移动,驱动齿杆从而间接使得长齿轮间歇顺时针与逆时针旋转,最终长齿轮带动搅拌轴间歇顺时针与逆时针旋转,大大加强了塑料原料的混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材料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塑料生产用共混装置。
背景技术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通过改性的塑料部件不仅能够达到一些钢材的强度性能,还具有质轻、色彩丰富、易成型等一系列优点。
改性塑料的具体生产工艺为在生产时需要将融化后的塑料原料与其他添加剂一同添加混合,因此需要一种搅拌共混装置;传统的共混装置,搅拌轴只能在一个方向旋转,对塑料原料的混合效果不好,会发生塑料原料还未与添加剂完全混合,就从出料口排出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共混装置,搅拌轴只能在一个方向旋转,对塑料原料的混合效果不好,会发生塑料原料还未与添加剂完全混合,就从出料口排出的情况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改性塑料生产用共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性塑料生产用共混装置,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下壳体顶部螺栓连接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部转动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端面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主动轮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齿杆,所述上壳体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上壳体顶部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顶部固定连接有长齿轮,所述搅拌轴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料叶,所述下壳体靠推料叶下方固定连接有筛料板,所述下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机构。
可选地,所述上壳体顶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架的数量有两个,远离主动轮一侧的所述固定架顶部转动连接有辅助轮,所述辅助轮与主动轮之间转动连接有皮带传动机构。
可选地,所述搅拌轴外表面沿竖直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搅拌螺纹。
可选地,所述支脚的数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脚分别固定连接在下壳体底部两端。
可选地,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回位弹簧、出料筒、出料孔和出料管,所述出料筒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顶部沿竖直方向活动套设有回位弹簧。
可选地,所述出料管顶部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出料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带动辅助轮旋转,在主动轮与辅助轮的相互配合下,可带动驱动齿杆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的同时上下移动,驱动齿杆从而间接使得长齿轮间歇顺时针与逆时针旋转,最终长齿轮带动搅拌轴间歇顺时针与逆时针旋转,大大加强了塑料原料的混合效果。
2、经搅拌轴搅拌后的塑料原料落入到搅拌轴的底部,在搅拌轴底部的推料叶与筛料板的作用下,塑料原料能够更加地充分混合,进一步提高塑料原料的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出料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峰,未经田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402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制品着色色母粒的高温熔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性塑料生产用的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