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收集雨水根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40675.7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7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玉;邵明安;魏孝荣;李同川;甘淼;杨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玉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E03B3/02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张会会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咸阳市杨***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收集 雨水 灌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收集雨水根灌装置,包括集水部分、根灌部分、防堵部分;所述集水部分为以植被为中心向其四周凹陷形成的沟壑;所述根灌部分包括若干根长度不等的入渗管、软管,所述入渗管设有渗水孔和若干个入渗孔;任意两个相邻所述入渗管之间通过所述软管连接;所述防堵部分包括除沙环、纱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稳定性好,且制作成本低,使用操作方便,可有效将雨水引导至深层土壤,供果树根系吸收利用,减少了雨水的地表蒸发,提高了雨水利用效率,适合于干旱地区果树种植使用。有灌溉条件时还可利用本装置进行节水灌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收集雨水根灌装置。
背景技术
黄土高原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植被很少灌溉,基本靠雨水生长,为典型雨养农业。但黄土高原雨水多集中在6-8月份,多以暴雨为主,雨水下渗有限,大量雨水以径流方式流出,且地表蒸发强烈,造成了雨水资源的极大浪费。由于雨水入渗深度有限且地下水埋藏深,植被根系向深部发育困难,多数根系深度不超过1m。且经过连年种植,也造成深土层土壤水分亏缺,雨水却难以补充。如何促进水分入渗,提高雨水利用效率成为了提高农业增产增收的关键。
传统的大水漫灌浇灌效率低下,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新兴滴管喷灌节水效果好,但设备复杂,设备固定在田间,投资大且容易堵塞,维护工作繁琐,不便于大面积推广使用,因经济原因,农民多不愿意在果园进行大量的投资。且黄土高原多数果园并无灌溉条件。目前黄土高原地区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集雨、雨水利用技术落后,若合理地加大雨水就地入渗到植物根系,可减少地表径流以及地表蒸发,提高雨水利用效率,利于树木生长和减小水土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收集雨水根灌装置,通过收集雨水进行深层灌溉,该技术投资小,安装后维护简单,并且有效将雨水引导至深层土壤,供植被根系吸收利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收集雨水根灌装置,包括集水部分、根灌部分、防堵部分;
所述集水部分为以植被为中心向其四周凹陷形成的沟壑,所述沟壑呈闭合状,所述沟壑的侧壁平缓,所述沟壑上缘高度与种植面齐平,所述沟壑的坡面上铺设有地布;
所述根灌部分包括若干根长度不等的入渗管、软管,所述根灌部分安置在所述沟壑底部;
所述入渗管包括上管口、管身、下管口,所述上管口位于地面上方,所述管身、下管口位于地下,所述入渗管呈竖直状态放置;所述上管口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入渗孔,所述入渗孔下方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入渗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用于套接所述软管,任意两个相邻所述入渗管之间通过所述软管连接;所述下管口处插有管塞,所述下管口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渗水孔;
所述防堵部分包括除沙环、纱布;所述除沙环为环状凹陷,所述除沙环位于所述入渗孔下方,且所述除沙环外缘侧壁与所述沟壑的坡面底端齐平;所述纱布包裹在所述渗水孔和所述入渗孔处外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沙环粘接在所述入渗管的外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入渗管采用硬质PVC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渗水孔内部管底还放置有海绵,所述海绵的形状与所述入渗管内形状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管口还配设有漏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除长度最短的入渗管外,其余所述上管口处均安置有所述管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玉,未经陈明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40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具零部件加工用的多功能翻转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备电池极片的涂布凸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