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形微波消融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41069.7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6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林;宋旭;施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普力优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8 | 分类号: | A61B1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安琪 |
地址: | 223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消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形微波消融针,其包括:针杆;斜形针头,所述斜形针头连接于所述针上;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布置于所述针杆内部,并且与所述针杆和斜形针头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斜形针头,通过旋转针尖调整刺入位置,实现靶病灶的准确命中,保证穿刺、消融的准确性及可行性,同时有效固定同轴电缆,并具备散热功能,降低消融针对人体的影响,减少并发症和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消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斜形微波消融针。
背景技术
微波消融治疗是利用天线辐射微波,微波使组织中的离子、极性水分子旋转振动、相互摩擦而产生热效应,使治疗区域快速达到很高的温度,组织凝固,脱水而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是一种对肿瘤组织具有高效、快速、均匀加热、热凝固彻底、使用方便、安全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有的微波消融针在使用时由于肌肉收缩等因素,很难将进针角度控制在3°以内,尤其在靶病灶尺寸较小和位置较深的情况下,几乎无法实现,为达到准确的进针位置,需要进行调针,调针过程中多次进针会引起人体产生并发症。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微波消融针,实现精确穿刺和消融治疗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形微波消融针,实现靶病灶的准确命中,保证穿刺、消融的准确性及可行性,同时有效固定同轴电缆,并具备散热功能,降低消融针对人体的影响,减少并发症和不适感;其包括:
针杆;
斜形针头,所述斜形针头连接于所述针杆上;
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布置于所述针杆内部,并且与所述针杆和斜形针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针杆包括:
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按序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三杆体为中空设置,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斜形针头连接,所述第三杆体与手柄连接,所述同轴电缆穿设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体。
优选的,所述针杆还包括:
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安装于第二杆体靠近第一杆体端,所述同轴电缆穿设定位套。
优选的,所述斜形针头包括:
针体、针尖、安装孔和第一腔体,所述针尖连接于所述针体一端,所述针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体卡合连接,所述第一腔体开设于所述针尖内,所述安装孔开设于针体远离针尖端,并连通第一腔体设置,所述同轴电缆穿设于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针尖上设有用于穿刺的斜面,所述斜面设置于所述针尖一侧,所述斜面倾斜角为锐角。
优选的,所述同轴电缆与所述针杆共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靠近所述斜形针头的一端呈锥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制成真空腔、空气腔和填充隔热材料的腔体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三杆体之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内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与冷却循环装置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杆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套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普力优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普力优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410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定位的全彩粉末3D打印机
- 下一篇:一种PC钢棒自动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