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防爬吸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41097.9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68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曹国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云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9/04 | 分类号: | B61F1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防爬吸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防爬吸能装置,包括:吸能套筒、前端带防爬齿的导向套筒和设置于吸能套筒内部的吸能块,吸能套筒前端具有敞口,导向套筒从前端的敞口插入吸能套筒,吸能块为泡沫铝;吸能块由数块泡沫铝楔形块叠置而成,具体的,吸能块由两块置顶层和底层的泡沫铝楔形块和置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层泡沫铝楔形块构成,中间层泡沫铝楔形块前部的横截面呈工字型。在导向套筒的作用下,吸能块和吸能套筒在沿着所述导向套筒发生堆叠变形,使得吸能块和导向吸能套筒的变形可控,载荷曲线平稳,提高了轨道交通车辆防爬器对撞击能量的吸收性能。同时,吸能块采用楔形结构纯机械连接,保证吸能块可永久保持吸收撞击能量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防爬吸能装置,属于防爬吸能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轨道客车快速发展是社会科技进步的体现,但其安全值得设计人员和管理者的深思。当列车的主动安全失控时,被动安全便是保护乘客和列车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列车碰撞事故发生时,不但对车辆结构造成破坏,也对乘客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同时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和负面影响。从列车整体吸能系统研究,最大限度减少列车碰撞带来对车辆结构的破坏和人员的伤害,因此,被动安全防护装置的性能十分重要。
现有防爬器主要是1.金属型号+内置导向结构,这种结构吸能曲线波动很大,列车振动大,吸能效率低;2.内置复合材料型材抽屉式结构,抽屉式结构重量及体积较大,给列车轻量化、小型化带来影响;3.铝蜂窝结构,这种结构是将蜂窝芯柱通过胶黏剂粘接到一起,从而形成吸能部分,胶黏剂属化学品,到达使用寿命后会失效,吸能部分也将失去吸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轨道车辆防爬吸能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轨道车辆防爬吸能装置,包括:吸能套筒、前端带防爬齿的导向套筒和设置于吸能套筒内部的吸能块,吸能套筒前端具有敞口,所述导向套筒从前端的敞口插入吸能套筒,所述吸能块为泡沫铝。
进一步的,所述吸能块由数块泡沫铝楔形块叠置而成。
更进一步的,所述吸能块由两块置顶层和底层的泡沫铝楔形块和置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层泡沫铝楔形块构成,所述中间层泡沫铝楔形块前部的横截面呈工字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导向套筒的作用下,吸能块和吸能套筒在沿着导向套筒发生堆叠变形,使得吸能块和所述导向吸能套筒的变形可控,载荷曲线平稳,提高了所述轨道交通车辆防爬器对撞击能量的吸收性能。同时,吸能块采用楔形结构纯机械连接,保证吸能块可永久保持吸收撞击能量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防爬吸能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防爬吸能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防爬吸能装置的导向套筒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防爬吸能装置的吸能套筒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防爬吸能装置的吸能块整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防爬吸能装置的中间层泡沫铝楔形块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防爬吸能装置的底层泡沫铝楔形块示意图。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
1-太阳能集热管,2-水箱,3-热水管,4-保温桶,5-两位三通电磁阀,6-出水管,7-增压泵,8-截断电磁阀,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云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云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410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式压纹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锁螺丝机用螺丝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