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断路器引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42094.7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42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宋成爱;陈凯华;曹兵兵;邸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泰电器(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断路器引弧装置,包括断路器壳体、设置在断路器壳体内的静、动触头机构以及灭弧室;静、动触头机构与灭弧室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电弧引至灭弧室的静触头引弧片和动触头引弧片;灭弧室的一侧设有与出弧口相连通的引弧通道,引弧通道内还设有多个灭弧栅,且引弧通道上远离出弧口的一端设有排气孔。由断路器在短路分断时静触头、动触头分开产生的电弧,经由静触头引弧片和动触头引弧片进入灭弧室进行灭弧,灭弧室未灭掉的电弧经引弧通道中的多个灭弧栅消离,最后由排气孔7引出断路器壳体外,其有效的延长了电弧游离的距离,减少了电弧飞出断路器壳体外的风险,降低了电弧对电路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保护元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断路器引弧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断路器工作电压比较高、分断的工作电流,特别是分断的短路电流比较大,如果不能迅速灭弧,对断路器本身及电网的危害很大。电弧的物理过程十分复杂,涉及的基础理论和影响其特性的因素很多,如气体放电和击穿的物理过程,游离和消游离等概念,目前尚不能完全用理论的方法准确计算电弧和灭弧的相关数据。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断路器,其设计的灭弧原理都是尽快将电弧引出体外,通过空气的绝缘性来灭弧。随着产品使用场所的日益变化,细分市场的发展,客户对电弧的危害越来越重视,零电弧断路器、电弧故障断路器等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
授权公告号为CN2045583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高效引弧片的断路器,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灭弧栅片与触头,所述灭弧栅片与触头之间设置有引弧片和挡弧片,所述触头、引弧片、灭弧栅片及挡弧片环绕形成灭弧室,所述引弧片朝向灭弧室的一面上设置有条状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方向由触头朝向灭弧栅片;该引弧片上的凸起能够将电弧分隔,防止电弧在断路器侧壁的磁场牵引下左右交错运动,保证电弧能够及时进入灭弧室。但是,该断路器在使用时,电弧从灭弧室游离出后直接经灭弧栅灭弧,其引弧通道较短,在短路分断电流时,容易引起电弧飞出壳体外,导致故障电弧局部高温引起火灾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断路器引弧装置,其能够减少现有断路器产品,因引弧通道较短,在短路分断电流时电弧飞出壳体外,故障电弧局部高温引起火灾的风险,进一步确保用电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断路器引弧装置,包括断路器壳体、设置在断路器壳体内的静、动触头机构以及灭弧室;所述静、动触头机构与所述灭弧室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电弧引至灭弧室的静触头引弧片和动触头引弧片;灭弧室的一端形成进弧口,灭弧室的另一端形成出弧口;所述灭弧室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出弧口相连通的引弧通道,所述引弧通道内还设有多个灭弧栅,且引弧通道上远离出弧口的一端设有排气孔。
由断路器在短路分断时静触头、动触头分开产生的电弧,经由静触头引弧片和动触头引弧片进入灭弧室进行灭弧,灭弧室未灭掉的电弧经引弧通道中的多个灭弧栅消离,最后由排气孔7引出断路器壳体外,其有效的延长了电弧游离的距离,减少了电弧飞出断路器壳体外的风险,降低了电弧对电路的危害。
作为优选,以电弧在灭弧室的游离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引弧通道设置在灭弧室的左侧,且引弧通道上远离出弧口的一端延伸至进弧口的左后方。
作为优选,所述灭弧室的前方还设有导弧片,所述导弧片的左端与所述灭弧室的左端存在空隙,且所述引弧通道通过所述空隙与灭弧室的出弧口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灭弧栅包括第一灭弧栅,所述出弧口的左前方设有与所述间隙和所述引弧通道连通的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所述第一灭弧栅。
作为优选,所述灭弧栅还包括第二灭弧栅,所述第二灭弧栅设置在引弧通道内且靠近所述排气孔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灭弧栅呈Z字型。
作为优选,所述静触头引弧片和所述动触头引弧片之间还设有多个导弧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泰电器(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法泰电器(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420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销轴双拉槽的夹具
- 下一篇:一种粗化尾液自动回收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