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叉臂悬架、车轮悬架结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42875.6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89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周东玉;王凯;刘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3/20 | 分类号: | B60G3/20;B60G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张相升;杨仁波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叉臂 悬架 车轮 结构 汽车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叉臂悬架、车轮悬架结构及汽车,包括上摆臂、下摆臂和悬架弹簧;所述上摆臂具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一安装部、用于与转向节连接的第二安装部和用于安装所述悬架弹簧的第三安装部;所述悬架弹簧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第三安装部上;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悬架弹簧的杠杆比为K=L1/L,其中,K>0.65。本申请公开的双叉臂悬架、车轮悬架结构及汽车,通过将悬架弹簧安装在上摆臂上,可以将悬架弹簧靠外布置,提高了悬架弹簧的杠杆比,能够提升双叉臂悬架的侧倾刚度和汽车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独立悬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叉臂悬架、车轮悬架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传统双叉臂悬架结构包括上摆臂1′、下摆臂2′和悬架弹簧3′。车轮4′的内侧安装有转向节5′。上摆臂1′的一端与车身连接在C′点,上摆臂1′的另一端与转向节5′的上端连接在D′点。下摆臂2′的一端与车身连接在A′点,下摆臂2′的另一端连接在B′点。悬架弹簧3′的上端与车身连接,悬架弹簧3′的下端与下摆臂2′连接,连接点为O′点。
车轮4′上下跳动时,带动上摆臂1′绕C′点运动,带动下摆臂2′绕A′点运动,通过悬架弹簧3′与下摆臂2′的连接点O′,压缩或拉伸悬架弹簧3′。
转向节5′为避开车轮4′,需要做成向车身内侧凸起的形状。悬架弹簧3′的一端连接在下摆臂2′上,另一端连接在车身上。由于悬架弹簧3′也有横向空间上的要求,且为与转向节5′保证一定的间隙(通常15mm),在布置悬架弹簧3′时,不能向车轮4′侧移动,无法靠外布置的悬架弹簧3′。在车轮4′上下跳动时,悬架弹簧3′相对于轮心的垂向位移的比较小,悬架弹簧3′的杠杆比也比较小,杠杆比值越小,则悬架的侧倾刚度越低。悬架弹簧3′的杠杆比K=A′O′/A′B′。由于悬架弹簧3′不能尽量靠外布置,使得杠杆比K在0.65以下,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悬架弹簧的杠杆比的双叉臂悬架、车轮悬架结构及汽车。
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双叉臂悬架,包括上摆臂、下摆臂和悬架弹簧;
所述上摆臂具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一安装部、用于与转向节连接的第二安装部和用于安装所述悬架弹簧的第三安装部;
所述悬架弹簧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第三安装部上;
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的距离为L1;
所述悬架弹簧的杠杆比为K=L1/L,其中,K>0.65。
在其中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内侧,所述第三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
在其中一项技术方案中,其中,0.9<K<1。
在其中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摆臂呈V形;在所述上摆臂的V形开口中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一侧设置有摆臂加强臂;所述第三安装部设置在所述摆臂加强臂上。
在其中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侧,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
在其中一项技术方案中,其中,1<K<1.2。
在其中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摆臂包括有上摆臂延伸臂,所述上摆臂延伸臂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侧;
所述第三安装部设置在所述上摆臂延伸臂上。
本申请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车轮悬架结构,包括具有转向节的车轮和前述任一项所述双叉臂悬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42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城市多功能高清监控摄像头
- 下一篇:加压排水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