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编队无人机投影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43290.6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47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梓坤;张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穿越千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G05D1/08;A63J1/00;A63J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9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队 无人机 投影 成像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编队无人机投影成像系统,包括控制装置、编队无人机、烟雾发生器、投影系统,控制装置与编队无人机通讯连接,编队无人机与烟雾发生器电性连接,投影系统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编队无人机起飞;用于控制编队无人机飞行并悬停在指定空域;用于发射的点火信号;烟雾发生器用于接收点火信号;用于持续喷射烟雾;投影系统用于将投影内容投射到烟雾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编队无人机投影成像方法的稳定性,编队无人机的商业表演能够呈现出以图片、视频等形式的投影内容,极大地丰富了编队无人机的表演内容及形式,更加广泛地适应于编队无人机商业表演的产业化发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队无人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编队无人机投影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研发及制造民用飞行器的蓬勃态势为编队无人机提供了新的机遇,由于信息技术的便捷,以及编队无人机商业化表演逐渐呈现产业化的态势,传统的编队无人机在夜空中悬挂LED发光装置进行表演,一台无人机只有一个灯点,此类表演的形式较为单一;亦或携带拉烟装置在白天飞行拉烟,直接在空中拉出不同形状、颜色的烟雾,而此类表演在夜空中无法产生明显的观演效果。
传统的商业表演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产业化的发展,这时迫切需要有新的表演内容及形式,若携带一整块屏幕飞上空,其难度系数极大,既增加了屏幕摔落的危险性,又由于屏幕自重的关系使得编队无人机承载过重,电池功率消耗过大,以及其它技术上的限制,传统的编队无人机在商业表演时均无法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呈现给观演人员。
因此,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编队无人机投影成像系统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编队无人机投影成像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编队无人机投影成像系统,包括控制装置、编队无人机、烟雾发生器、投影系统,所述控制装置与烟雾发生器电性连接,所述编队无人机包括有若干台无人机,所述投影系统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相邻两台无人机之间具有用于滞留烟雾的间隙;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编队无人机起飞;用于调整并对齐编队无人机的航向角;用于控制编队无人机飞行至指定空域,并整理阵列队形;用于控制编队无人机持续悬停在指定空域;用于发射的点火信号;
烟雾发生器用于接收点火信号;用于持续喷射烟雾;
投影系统用于将投影内容投射到烟雾上,该烟雾用于反射投影内容。
编队无人机投影成像系统的工作过程为,铺设若干台无人机并形成编队无人机,控制装置控制编队无人机起飞,调整及对齐编队无人机的航向角,并控制编队无人机飞行至指定空域,整理编队无人机的阵列队形,将阵列队形整理完成后的编队无人机持续悬停在夜空中的指定空域,投影系统启动,将投影系统的投射方向转动至朝向指定空域上的编队无人机,投影系统自动识别并对准位于阵列队形中心点的无人机,控制装置发射点火信号,烟雾发生器接收到点火信号后持续喷射烟雾,投影系统以对准的无人机为投射中点,将投影内容投射到烟雾上,由于光的反射作用,烟雾反射投影内容。
所述投影装置包括识别控制模块、投射模块、通讯模块、驱动电机,所述投射模块及驱动电机均与识别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模块与控制装置通讯连接;所述识别控制模块用于计算并得出投影内容的长宽比;用于自动识别并对准编队无人机阵列队形的中心点的无人机;所述投射模块用于投射投影内容;所述通讯模块用于输出投影内容的长宽比;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投射模块转动并以此调节投射模块的投射方向。
识别控制模块计算并得出的长宽比,以用于控制编队无人机排列出与投影内容的长宽比相对应的阵列队形,进而对该投影内容作出适应性的调整,识别控制模块自动识别并对准编队无人机阵列队形的中心点的无人机,以便于防止投射便宜,使投射模块投射投影内容时能够正常投射,进一步防止表演时出现部分投影内容丢失、投影不清晰等需要临时抢修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穿越千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穿越千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432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轮有轨电车桥梁伸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触点推进结构及其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