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油烟机联动的通风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43651.7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1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硕;常文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F24F7/007;F24F11/77;F24F11/89;F24F13/28;F24F13/24;F24F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洪余节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烟机 联动 通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与油烟机联动的通风器,其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风机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电控单元。所述可编程控制器与所述电控单元电性连接并能够与油烟机内的电控系统电性连接以实现通风器随油烟机的开启而开启且随油烟机的关闭而延时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与油烟机联动的通风器,其安装方便,成本可控,采用动力型窗式通风器,通过与排油烟机的联动,实现自动补风,补风量与油烟机排风量相匹配。由于补风量可控,既能够使厨房区域处于负压环境,又相比于直接开窗通风不会对空调能源造成过多浪费;同时停止使用时,通风器能够关闭严密,不会存在漏风等问题对围护结构气密性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过墙壁或窗户通风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窗式通风器,分为无动力型和动力型。例如,公开号为CN204421263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门窗动力通风器,包括安装框、支撑座、内板、支撑板、滑板、过滤网,所述滑板一端连接拉簧,该滑板另一端设置有磁铁,所述滑板滑动的滑槽端头对应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磁铁和电磁铁吸合和分离让内板的通风孔与滑板通风孔正对和错开,实现开启和关闭通风孔,靠所述内板内侧安装有风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门窗动力通风器,通风时能防止雨雪、昆虫、噪音沙粒进入室内;通风不受时间、季节限制,即使室内无人、睡眠情况下都可放心使用,不会有盗贼;空气流动方式使进入室内的风吹不到人和物品;可以选用动力驱控或动力通风;因不用打开窗户通风,所以保证了门窗使用的安全,又提高了整个建筑外观的美观。
公开号为CN205090554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动力消声通风器,包括壳体、风机、控制器和遥控器,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机的进口、出口分别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相通,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风机相连,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风机的运行,所述遥控器通过无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遥控器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风机的运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计合理,提高了通风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包括上述两种专利技术在内的现有窗式通风器都没有能够实现和排油烟机联动的功能。考虑到业主烹饪时没有开窗习惯,烹饪时排油烟机打开,会造成室内负压,负压值过大存在地漏反味的风险。极端情况下,负压值过大并没有补风措施,也有排油烟机宕机的风险。二开窗会造成空调能源浪费,对室内环境影响大。当室外雾霾天气严重,开窗又会使室内空气品质变差。因此,适当的补风是必要的手段。
考虑窗式通风器和排油烟机联动,排油烟的同时自动实现补风,补风量与排风量相匹配,可按排油烟机低档风量的90%计算。同时在油烟机关闭后,通风器能够自动转变风机转向,从补风转换为排风,从而起到了全面排风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油烟机联动的通风器,其解决了住宅内烹饪时,油烟机打开,导致室内负压过大,存在地漏反味;烹饪完成后,立即关闭油烟机,室内尚存油烟,室内环境质量差,不利于居住健康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与油烟机联动的通风器,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风机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电控单元。所述可编程控制器与所述电控单元电性连接并能够与油烟机内的电控系统电性连接以实现通风器随油烟机的开启而开启且随油烟机的关闭而延时一段时间后再关闭;
所述风机为双向风机,其由所述电控单元和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在油烟机开启后进行补风并且在油烟机关闭后自动转换风机风向进行排风。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由左护板、后板、右护板、顶板、底板和前面板拼合而成的长方体状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固定在顶板的内表面上,所述电控单元设在所述前面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贴近所述前面板设置有与该前面板平行的内部活动板,该内部活动板为百叶窗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436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电池用快换套筒组件
- 下一篇:测斜管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