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从机分装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44373.7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5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高微微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分装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从机分装工装,用于固定从机板,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固定座上表面的相对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分别连通设置于第一凹槽的轴向两端,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的槽道用于放置从机板,第二凹槽的底面上开设有用于放置螺母的仿形槽口,从机板的两端通过螺栓与仿形槽口中的螺母配合固定于固定座上;提高本工装实现了对从机板空间不同方向的限位,降低了人工使用数量,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从机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从机分装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亿辆,同时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但是在传统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到汽车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新能源企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契机。在众多的新能源里,锂电池是大家争相认可并深入研究的领域。
然而锂电池Pack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装结构缺陷,使得人工使用数量较多,企业人工负担较重,而且人工间协调不当造成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锂电池从机分装工装,实现了对从机板空间不同方向的限位,降低了人工使用数量,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从机分装工装,用于固定从机板,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固定座上表面的相对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分别连通设置于第一凹槽的轴向两端,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的槽道用于放置从机板,第二凹槽的底面上开设有用于放置螺母的仿形槽口,从机板的两端通过螺栓与仿形槽口中的螺母配合固定于固定座上。
进一步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同轴线,第一凹槽在径向截面的面积大于第二凹槽在径向截面的面积。
进一步地,第一凹槽的轴向两侧分别开设有U形槽,两U形槽形成的槽道与第一凹槽的槽道垂直。
进一步地,第一凹槽的下表面开设有至少两个沉头孔。
进一步地,第一凹槽的下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从机分装工装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提供的一种锂电池从机分装工装,固定座本身对从机板进行前后左右的位置限定,螺栓穿过从机板上的耳板与仿形槽口中的螺母固定,对从机板1的上下位置进行限定,本工装实现了对从机板空间不同方向的限位;U形槽的设置,便于从机板从固定座中取出;沉头孔的设置使得固定座可以固定在操作台或者支架上,增加了该工装的适用范围;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实时检测从机板与第一凹槽之间的压力,避免了从机板的过压装载情况的出现,保障了从机板最终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从机板放置于固定座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从机板,2-固定座,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仿形槽口,6-U形槽,7-沉头孔,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443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注液打胶塞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蝶形激光器恒功驱动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