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45762.1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52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玲艳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F1/16;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蔡烜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垃圾 分类 投放 系统 | ||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系统,它包括垃圾袋发放机、垃圾投放机、后台服务器以及移动终端小程序。其中垃圾袋发放机用于发放带有二维码的专用垃圾袋包括厨余垃圾袋和其他垃圾袋。使用专用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在垃圾投放机上扫描,能打开对应垃圾柜上方的门板,完成垃圾的投放。本实用新型只有通过专用的垃圾袋或终端打印的二维码才能打开对应的垃圾柜盖板,且垃圾袋上的二维码信息会与移动终端小程序的用户信息绑定,所以当用户投放的垃圾不合规时,检查人员可以将所投放的垃圾照片及二维码信息上传到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会将该条信息发送至执法部门,执法部门能直接追溯到用户个人,有利于督促居民做好垃圾分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投放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处置前的重要处理环节,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后便于对不同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如对有机垃圾进行堆肥发酵处理,把有机垃圾制成农田用肥和绿化用肥,对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无机垃圾进行填埋处置,对热值较高的可燃垃圾进行焚烧处置。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目前全国在大力推广垃圾分类,但市场上的垃圾投放装置都无法起到有效地督促居民做好垃圾分类的作用。中国专利局于2020年2月25日公开的,专利号为2019110459539的一种组合式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包括垃圾袋发放机、垃圾分类箱、监管中心、收运车、手持终端,其中,垃圾袋发放机,用于垃圾袋的发放,且垃圾袋上设置有供用户扫码识别的条形码;垃圾分类箱,用于存放分类后的垃圾;监管中心,用于控制系统的运行、监控;收运车,用于对垃圾分类箱内的收集的垃圾进行收运,并将收运的垃圾送至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这种垃圾分类处理器用户如果不使用其专用的垃圾袋进行垃圾投放,根本无法得到监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能督促居民做好垃圾分类的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垃圾袋发放机、垃圾投放机、后台服务器以及移动终端小程序;
所述的垃圾袋发放机包括机箱,在机箱前侧设有显示屏,在机箱的前侧下方设置有取袋口,机箱内部设计有货道,货道的顶部为加料口,货道的底部设置有待料仓和料斗,在待料仓内设置有拨叉轴,该拨叉轴上的拨叉能将垃圾袋从待料仓拨至料斗,再落入取袋口;
所述的垃圾投放机包括控制柜以及与控制柜并列安装的多个垃圾柜,所述的控制柜上设置有扫码口;在垃圾柜上方设置有盖板,该每个盖板均通过对应转轴和电机控制开启和关闭。
所述的后台服务器用于储存和处理垃圾袋发放机、垃圾投放机的数据信息、垃圾投放数据信息和垃圾违规投放信息;
所述的移动终端小程序用于操作及查看垃圾袋发放机、垃圾投放机的数据信息。
所述的拨叉轴由马达以及齿轮控制转动,该马达由机箱内的控制系统控制。
所述的齿轮上设置有感应点,在机箱内设置有金属感应接近开关,感应点与金属感应接近开关靠近时,金属感应接近开关能发送信息到控制系统。
每个齿轮上有个4感应点,环形均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玲艳,未经李玲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457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