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玻璃初加工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46974.1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70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荣欣电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02 | 分类号: | C03B5/02;C03B5/1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玻璃 初加工 加热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玻璃初加工加热炉,包括台面、固定腿、炉体、电热板、保温层、进料斗和第一旋转电机。本实用通过将混合好的玻璃原料通过进料斗投入到炉体内,开启电热板和电热棒,电热板对炉体的内侧表面进行加热,使得炉体内的玻璃融化,而电热棒对导热油腔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导热油将热量传递给第一旋转杆,使得第一旋转杆上的热量对炉体中央的玻璃原料进行加热,使得玻璃溶解的更加快速,然后开启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带动第一旋转杆沿着防水轴承旋转,而第一旋转杆带动搅拌杆旋转,使得搅拌杆将玻璃原料进行搅拌,使得玻璃原料更好的融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玻璃初加工加热炉。
背景技术
玻璃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现有的玻璃加热炉对玻璃的加热融化过程中,由于加热不够均匀,导致加热炉内的温度四周高中央低,从而导致玻璃的加工效率低下,且玻璃原料溶解成为液态后,具有一定的粘性,导致在出料时候液态玻璃不易排出。因此设计一种用于玻璃初加工加热炉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提出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用于玻璃初加工加热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玻璃初加工加热炉,包括台面、固定腿、炉体、电热板、保温层、进料斗和第一旋转电机,所述台面的底部表面均设置有固定腿,所述台面的上表面中央焊接设置有炉体,所述炉体的外侧表面通过固定胶固定设置有电热板,所述电热板的外侧表面通过固定胶固定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炉体的上表面右侧贯穿设置有进料斗,所述炉体的上表面中央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端焊接设置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外侧表面左右两侧均焊接设置有搅拌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底部表面左右两侧焊接设置有橡胶刮板,所述炉体的底部表面右侧贯穿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内侧表面顶部嵌入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出料管的底部表面贯穿设置有导料装置,所述台面的上表面外侧嵌入设置有开关组件,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内侧设置有导热油腔,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内侧表面底部通过防水轴承旋转设置有电热棒;
所述导料装置包括有倾斜管、第二旋转电机、第二旋转杆和螺旋叶片,所述倾斜管的左侧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焊接设置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外侧表面焊接设置有螺旋叶片。
优选的,所述电热板、第一旋转电机、电磁阀、第二旋转电机和电热棒均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呈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有电热板、第一旋转电机、电磁阀、第二旋转电机和电热棒所用的开关。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耐高温的石棉材质。
优选的,所述橡胶刮板的底部表面紧贴于炉体的底部表面,且橡胶刮板的左右两侧表面紧贴于炉体的内部表面。
优选的,所述为左侧水平高度高右侧水平高度低的倾斜状,且倾斜角度与水平面所呈角度为30°。
优选的,所述电热棒的底部贯彻于台面的底部表面中央,且电热棒伸入于导热油腔的内侧上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玻璃初加工加热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用于玻璃初加工加热炉设置有电热板和电热棒,需要对玻璃原料进行加热时,通过将混合好的玻璃原料通过进料斗投入到炉体内,开启电热板和电热棒,电热板对炉体的内侧表面进行加热,使得炉体内的玻璃融化,而电热棒对导热油腔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导热油将热量传递给第一旋转杆,使得第一旋转杆上的热量对炉体中央的玻璃原料进行加热,使得玻璃溶解的更加快速,然后开启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带动第一旋转杆沿着防水轴承旋转,而第一旋转杆带动搅拌杆旋转,使得搅拌杆将玻璃原料进行搅拌,使得玻璃原料更好的融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荣欣电炉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荣欣电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469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