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微型线材熔断电流的制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48336.3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2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曹昆明;赵中原;徐锦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矽格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8 | 分类号: | G01R31/58 |
代理公司: | 安徽申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8 | 代理人: | 梁维尼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微型 线材 熔断 电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测量微型线材熔断电流的制具,包括检测盒和电源设备,所述电源设备的正负极均连接有导线,所述检测盒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两个活动座;在进行检测时,通连接板将两个活动座拉动,将线材的两端分别卡接于两个安装座内,之后解除对连接板的拉动,使拉簧收缩时带动连接头将线材挤压固定于固定座和连接头之间,此时即可将电源设备接通电源对线材进行熔断检测,熔断检测完成后,拉动连接板,此时熔断后的线材不再受到限位,直接穿过连通槽进入到收集盒内进行收集,使得熔断后线材的不会对下一次测量造成影响,本方案在对线材固定稳定的同时,更换操作也十分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微型线材熔断电流的制具。
背景技术
现在对微型线材熔断电流检测的方式,通常是将电源设备正负极分别用带夹子的导线连接,测试时将待测材料两端分别依次夹紧,接通电源的同时立刻按下计数器计时,若待检测件熔断则停止计时,可得知特定电流值下材料熔断的时间以及电源流出的电压和电流,当待检测件超过规定的时间不能熔断,则需增大待检测件中流过的电流再进行验证,直至待检测件在规定时间内熔断时,获取待检测件的熔断时间和电源设备输出的电压和电流。
现在的测量作业中对电源导线与微型线材进行固定时的操作复杂,且夹持后的稳定性较差,在作用于多批次线材检测时,复杂的固定和拆卸过程会使得测量工作效率受到影响,从而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量微型线材熔断电流的制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量微型线材熔断电流的制具,包括检测盒和电源设备,所述电源设备的正负极均连接有导线,所述检测盒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两个活动座,两个所述导线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活动座的内侧,所述活动座位于所述检测盒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连通槽,两个所述活动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检测盒的底部设有收集盒,所述检测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置放槽,所述收集盒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置放槽之间。
优选的,所述检测盒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滑槽,两个所述活动座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壁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座与所述活动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检测盒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拉簧。
优选的,所述检测盒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集盒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置放槽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检测时,通连接板将两个活动座拉动,使拉簧受到拉力而伸展,此时活动槽和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增加,将线材的两端分别卡接于两个安装座内,之后解除对连接板的拉动,使拉簧收缩时带动连接头将线材挤压固定于固定座和连接头之间,此时即可将电源设备接通电源对线材进行熔断检测,熔断检测完成后,操作人员可直接通过拉动连接板使得连接头移动,解除对线材的夹持,此时熔断后的线材不再受到限位,直接穿过连通槽进入到收集盒内进行收集,然后即可进行下一次测量,使得熔断后线材的不会对下一次测量造成影响,本方案在对线材固定稳定的同时,更换操作也十分简单,从而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于多批次材料的测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矽格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矽格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48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