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冷配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49715.4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3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川;王国策;郭杨舒;于雪莉;王娜;李璠珂;徐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场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B08B15/00;B01D46/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余翔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沥青 拌合站冷配 系统 粉尘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冷配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所述冷配系统包括若干冷配料斗和连接在冷配料斗下方的传送皮带,所述冷配料斗外侧设置有第一料蓬,第一料蓬的侧面设置有进料口;相邻冷配料斗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第一料蓬分隔为若干冷配仓,每个冷配仓内设置有吸尘机构,吸尘机构通过管道连接布袋除尘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配料斗的外侧布置第一料蓬,能有效防止铲车在转运骨料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外溢,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危害,也保证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第一料蓬还能防风防雨水,避免天气因素对骨料的影响,保证骨料的干燥性,降低燃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冷配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搅拌站,又称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是指用于批量生产沥青混凝土的成套设备,可生产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混合料、彩色沥青混合料,是修筑高速公路、等级公路、市政道路、机场、港口的必要设备。沥青搅拌设备主要由冷配系统、烘干系统、燃烧系统、热料提升、振动筛、热料贮存仓、称量搅拌系统、沥青供给系统、粉料供给系统、成品料仓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冷配系统包括冷配料斗和传送皮带,传送皮带包括水平布置的环形皮带和倾斜布置的斜皮带。其工作流程为:铲车将堆积在现场的骨料输送至冷配料斗,骨料通过冷配料斗的底部的出料口输送至环形皮带,环形皮带通过斜皮带将骨料输送至烘干筒;常温下骨料温度低,与液态沥青粘合度差,因此将骨料输送到烘干筒加热至180℃,加热后的骨料通过提升机输送到振动筛,振动筛筛分合格的骨料并输送至热料贮存仓,再通过称量搅拌系统将骨料、液态沥青和矿粉及辅料进行搅拌,搅拌后的物料为成品沥青,成品沥青输送到成品仓进行存放,最后通过运输车辆将成品沥青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铺设即可。
在冷配系统中,传统的冷配料斗和传送皮带均为露天敞口状态,铲车在铲骨料时会产生大量扬尘;同时,骨料通过环形皮带转入斜皮带时的落差也会产生大量扬尘;扬尘扩散至空气中影响环境,对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身体会造成危害;此外,露天环境恶劣,遇到雷雨天气,雨水浸湿骨料会增加骨料的含水量,进而会提高烘干系统燃料的消耗,增加了生产成本,延长了烘干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沥青拌合站冷配系统产生扬尘危害环境和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冷配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冷配系统的粉尘收集装置,所述冷配系统包括若干冷配料斗和连接在冷配料斗下方的传送皮带,所述冷配料斗外侧设置有第一料蓬,第一料蓬的侧面设置有进料口;相邻冷配料斗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第一料蓬分隔为若干冷配仓,每个冷配仓内设置有吸尘机构,吸尘机构通过管道连接布袋除尘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配料斗的外侧布置第一料蓬,能有效防止铲车在转运骨料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外溢,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也保证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第一料蓬还能防风防雨水,避免天气因素对骨料的影响,保证骨料的干燥性,降低燃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将每个冷配料斗单独隔成冷配仓,避免相邻冷配料斗内骨料产生的扬尘相互串流;且在每个冷配仓内配备吸尘机构,吸尘机构将骨料产生的扬尘进行收集,并输送至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避免扬尘扩散至空气影响环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环保性能好。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料蓬上设置有防风百叶窗,保证第一料蓬内外气流的通畅,且兼具防风的效果,避免扬尘外溢。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料蓬上设置有第一透光推拉窗,保证第一料蓬内充足的光线,便于检修和维护保养。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料蓬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便于检修。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料蓬内设置有第一监控摄像头,可监控设备内部的实时工况,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安全。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料蓬为钢结构,钢结构上搭设有金属瓦楞板,制作成本低,稳定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场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场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497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