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爆馈能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51957.7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7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钮约;戴建国;朱建辉;王程;丁志鹏;喻刚旭;张佳琦;王可怡;付立辉;鞠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C5/20 | 分类号: | B60C5/20;B60C17/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李锋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爆 轮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防爆馈能轮胎,包括轮胎体、轮辋轴,轮辋轴的两侧固定两圈定子环,两圈定子环中间通过滚子轴承安装转子齿轮圈,轮胎体被均分成至少12个气压缸,各气压缸沿轮胎体的圆周排列,其彼此相互独立且各气压缸内均安装有活塞组件与回位弹簧,活塞组件设置于气压缸面向圆心一侧的端部,转子齿轮圈外边缘设置有棘轮齿,当轮胎体受力挤压时,活塞组件与棘轮齿的斜面匹配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多个气压缸作为馈能机构组成部件,有效解决了扎胎导致的内部气压不稳定等问题,从而保障汽车在行驶中,即使遇到扎胎等情况导致轮胎漏气,汽车仍能正常行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防爆馈能轮胎。
背景技术
伴随着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其所引领的高效,节能,无污染等理念,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传统汽车行业的发展模式。
如果能够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少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无用功,便可以充分使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考虑到汽车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形变经常被忽略,如果合理回收,加以改进,所产生的电能,能够给蓄电池补充,实现无用功的回收利用。
随着汽车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联系日益紧密,汽车行驶安全与否便尤为突出,汽车轮胎是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件,它更是汽车运行安全的关键所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扎胎,过减速带等,导致轮胎内部气压出现问题,造成爆胎等现象,危害驾驶员及乘客安全。目前市面上的真空胎,因内部一体,无法有效地规避爆胎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防爆馈能轮胎,通过多个气压缸的设计,其作为馈能机构组成部件的同时,也有效解决了扎胎导致的内部气压不稳定等问题,从而保障汽车在行驶中,即使遇到扎胎等情况导致轮胎漏气,汽车仍能正常行驶。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爆馈能轮胎,包括轮胎体、轮辋轴,所述轮辋轴的两侧固定两圈定子环,所述两圈定子环中间通过滚子轴承安装转子齿轮圈,所述轮胎体被均分成至少12个气压缸,各所述气压缸沿所述轮胎体的圆周排列,其彼此相互独立且各所述气压缸内均安装有活塞组件与回位弹簧,所述活塞组件设置于所述气压缸面向圆心一侧的端部,所述转子齿轮圈外边缘设置有棘轮齿,当所述轮胎体受力挤压时,所述活塞组件与所述棘轮齿的斜面匹配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缸、活塞杆与推杆头;所述活塞缸设置于所述气压缸面向圆心一侧的端部,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活塞缸内滑动,所述活塞杆靠近圆心的一端固定所述推杆头,其另一端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气压缸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气压缸上还设置有一对单向气动阀,其设置于所述气压缸靠近圆心的端部,且所述一对单向气动阀的排气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棘轮齿其中一侧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小于45度,所述推杆头与所述棘轮齿倾斜面对应的一侧面平行,当所述活塞杆推动所述推杆头向圆心方向移动时,所述推杆头倾斜面与所述棘轮齿倾斜面接触挤压。
进一步地,所述棘轮齿顶端夹角为90至120度,且所述棘轮齿与所述推杆头接触的一侧斜面长度比另一侧斜面长度长。
进一步地,所述棘轮齿顶端与所述推杆头顶端均设置弧形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齿轮圈上还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小孔,其上安装线圈绕组。
进一步地,所述气压缸个数为12至24个。
进一步地,所述气压缸个数为16个。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519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井道附着升降防护平台
- 下一篇:有机废弃物养殖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