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墩头蓝染织用煮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54782.5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4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名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B23/20 | 分类号: | D06B23/20;D06B23/22;B01F7/18;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郝志亮 |
地址: | 511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墩头蓝 染织 用煮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墩头蓝染织用煮浆装置,属于墩头蓝染技术领域,该墩头蓝染织用煮浆装置包括外壳组件和煮浆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筒体、封头和顶盖,所述煮浆组件包括换热管、空心轴、旋转接头、进料管、空心扇叶、驱动电机、进浆口和出浆口。旋转接头将添加剂从固定的进料管内输送到旋转的空心轴内,添加剂通过空心轴表面孔和空心扇叶表面孔加入浆料,采用旋转接头搅拌设计,不影响搅拌墩头蓝染浆液的同时,实现了添加剂的旋转进料,多重添加剂注入,创新的搅拌轴和搅拌扇叶进料可使浆液与添加剂充分混合,边搅拌边加入添加剂,提升了添加剂进料的均匀性,进而提升添加剂与浆料的混合速度,降低煮浆时间,提升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煮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墩头蓝染织用煮浆装置。
背景技术
墩头蓝染是一种利用黏稠作用的天然和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浆液印染的纺织工艺。传统的墩头蓝染织煮浆过程多为人工搅拌操作,现代已改成机械自动化搅拌提升其煮浆效率。
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现有的墩头蓝染织用煮浆装置,添加剂进料不均匀,添加剂与浆料的混合速度与混合率较差,导致煮浆产品质量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墩头蓝染织用煮浆装置,旨在改善墩头蓝染织用煮浆装置添加剂进料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墩头蓝染织用煮浆装置包括外壳组件和煮浆组件。
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筒体、封头和顶盖,所述封头顶部水平设置在所述筒体底部,所述顶盖底部水平搭接于所述筒体顶部,所述煮浆组件包括换热管、空心轴、旋转接头、进料管、空心扇叶、驱动电机、进浆口和出浆口,所述换热管螺旋缠绕于所述筒体外壁周侧,所述空心轴竖直转动于所述筒体内,所述旋转接头固定端底部搭接于所述顶盖顶部中心,所述进料管连通于所述旋转接头固定端,所述旋转接头旋转端底部套接固定于所述空心轴上端,所述旋转接头旋转端连通于所述空心轴,所述空心扇叶水平固定套接于所述空心轴表面,所述空心扇叶连通于所述空心轴,所述驱动电机机身竖直固定于所述顶盖顶部中心上方,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传动于所述旋转接头旋转端顶部,所述进浆口设置在所述顶盖顶部一侧,所述出浆口设置在所述封头底部中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筒体底部周侧设置有支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腿底部设置有行走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顶盖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舱盖,所述舱盖一侧转动于所述顶盖顶部一侧,所述进浆口设置于所述舱盖上表面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空心轴表面固定套接有套环,所述空心扇叶固定套接于所述套环表面,所述套环表面开设有第一注液孔,所述第一注液孔分别连通于所述空心轴和所述筒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接头固定端底部套接固定有法兰,所述法兰底部搭接于所述顶盖顶部中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料管一侧设置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分别连通于所述旋转接头固定端和外部供添加剂管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空心扇叶表面均布有第二注液孔,所述第二注液孔分别连通于所述空心轴和所述筒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底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固定于所述法兰顶部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出浆口外设置有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分别连通于所述筒体内和外部出浆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未经广州华商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547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辊压成型机的宽度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