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手旋释放装置的电动推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55084.7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93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许欣;赵新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F16H25/20;F16H25/24;F16D49/08;H02K7/06;H02K7/10;H02K7/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铁锋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手旋 释放 装置 电动 推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手旋释放装置的电动推杆,属于线性传动技术领域,包括外壳、驱动电机、传动组件、转动丝杆和传动螺母,还包括离合装置,用于连接或切断传动组件和转动丝杆之间的动力传递;自锁装置,在所述转动丝杆反转时,对所述转动丝杆产生摩擦阻力;手旋释放装置,设在所述外壳上,包括释放旋钮,第一驱动构件与离合装置连接,第二驱动构件用于连接所述自锁装置,释放旋钮通过旋转运动呈现初始状态和完全释放状态,从初始状态到完全释放状态过程中,第一驱动构件驱动所述离合装置断开动力连接,第二驱动构件驱动释放扭簧松开。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使得手旋释放装置可以控制两个装置,操作更加顺畅、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手旋释放装置的电动推杆,属于线性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推杆,也称线性致动器广泛应用在家具、医疗设备、太阳能发电等等领域,其主要结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蜗杆、蜗轮、丝杆、螺母,工作原理是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蜗杆转动,传动蜗杆与蜗轮啮合从而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螺母轴向移动,螺母一般连接有内管,从而实现内管的伸缩移动。
结合电动推杆的应用环境,电动推杆在当遇到驱动电机故障,或者断电情况下或者其他需要切断动力的情况下,会增加一个离合装置,该离合装置主要用于将驱动电机与转动丝杆之间的动力切断,从而可以通过手动驱使转动丝杆转动的方式来实现反向推动,例如CN201621013870.3就是公开了在电动推杆中增加一个离合装置的方案。
另外,通常为了使得电动推杆在回缩时产生阻力,一般在电动推杆上设置有自锁装置,这类自锁装置通常包括一摩擦套和套装在摩擦套外的自锁扭簧,当摩擦套随转动丝杆反转时,自锁扭簧会径向回缩从而抱紧摩擦套,从而对转动丝杆产生自锁阻力,这类自锁装置在电动推杆上已经有大量公开。
而目前现有的电动推杆上,通常仅设置离合装置,或者仅设置自锁装置,即便是同时设置离合装置和自锁装置的,驱动这两个装置的驱动组件通常是相互分离的,即操作者需要同时控制离合装置和自锁装置时,需要分别对这两个装置进行独立操作,如此操作会显得比较复杂。
另外,目前的离合装置或自锁装置,其驱动离合装置或自锁装置基本是依靠拉线拉动拉杆的方式,这种操作方式,拉动的力度或行程比较难掌控,从而导致离合装置或自锁装置运行时不是很顺畅。当然市面上也有类似于手旋的释放装置,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220326831.4公开的,就是利用手旋方式来进行释放,但是这类手旋装置一般是安装在电动推杆的端部,如果电动推杆的安装行程比较受限,这种带手旋装置的电动推杆的安装空间就会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手旋释放装置的电动推杆,使得手旋释放装置可以控制两个装置,操作更加顺畅、便利。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手旋释放装置的电动推杆,包括外壳、驱动电机、传动组件、转动丝杆和传动螺母,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驱动转动丝杆转动,转动丝杆转动带动传动螺母沿转动丝杆轴向移动,所述电动推杆还包括:
离合装置,设在传动组件和转动丝杆之间,用于连接或切断传动组件和转动丝杆之间的动力传递;
自锁装置,在所述转动丝杆反转时,对所述转动丝杆产生摩擦阻力,所述自锁装置包括用于对自锁装置进行解锁用的释放扭簧;
手旋释放装置,设在所述外壳上,包括第一驱动构件、第二驱动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构件和第二驱动构件的释放旋钮,所述第一驱动构件与离合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构件用于连接所述自锁装置,所述释放旋钮通过旋转运动呈现初始状态和完全释放状态,从初始状态到完全释放状态过程中,所述第一驱动构件驱动所述离合装置断开动力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构件驱动所述释放扭簧松开。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550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