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电极强度检测用设备的辅助定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55597.8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1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江;宋子元;杨彬;刘振雷;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方大炭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B01L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赵秀斌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电极 强度 检测 设备 辅助 定位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电极强度检测用设备的辅助定位机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前侧设置有试管,所述试管的前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试管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靠近试管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杆配合使用的定位槽。通过设置本体、试管、限位块、定位杆、定位块、定位槽、壳体、固定机构、固定杆、支撑块、拉簧、活动机构、活动杆、传动杆、按钮、固定孔、活动孔、通孔和固定槽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石墨电极强度检测用设备对于试管定位结构过于简陋,试管的定位不够稳定,在使用的过程中试管会发生晃动,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墨电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电极强度检测用设备的辅助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石墨电极,主要以石油焦、针状焦为原料,煤沥青作结合剂,经煅烧、配料、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机加工而制成,是在电弧炉中以电弧形式释放电能对炉料进行加热熔化的导体,根据其质量指标高低,可分为普通功率、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主要包括普通功率石墨电极、抗氧化涂层石墨电极、高功率石墨电极以及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四类。
在对石墨电极强度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使用到石墨电极强度检测用设备,而现有的石墨电极强度检测用设备对于试管定位结构过于简陋,试管的定位不够稳定,在使用的过程中试管会发生晃动,不方便使用者使用,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电极强度检测用设备的辅助定位机构,具备定位稳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石墨电极强度检测用设备对于试管定位结构过于简陋,试管的定位不够稳定,在使用的过程中试管会发生晃动,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石墨电极强度检测用设备的辅助定位机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前侧设置有试管,所述试管的前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试管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靠近试管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杆配合使用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杆靠近定位槽的一侧延伸至定位槽的内腔,所述定位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与定位杆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前侧设置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活动机构,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固定孔,所述壳体远离试管的一侧开设有与活动机构配合使用的活动孔,所述定位槽的前侧开设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定位杆的表面开设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固定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靠近固定槽的一侧穿过固定孔和通孔并延伸至固定槽的内腔,所述固定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前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支撑块与活动机构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前侧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试管的一侧穿过活动孔延伸至壳体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按钮,所述活动杆与支撑块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试管靠近限位块内壁的一侧与限位块的内壁接触,所述定位杆靠近定位槽内壁的一侧与定位槽的内壁接触,所述限位块靠近本体的一侧与本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靠近固定槽内壁的一侧与固定槽的内壁接触,所述拉簧的后侧与壳体的内壁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活动杆通过转轴与固定杆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通过转轴与传动杆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本体、试管、限位块、定位杆、定位块、定位槽、壳体、固定机构、固定杆、支撑块、拉簧、活动机构、活动杆、传动杆、按钮、固定孔、活动孔、通孔和固定槽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石墨电极强度检测用设备对于试管定位结构过于简陋,试管的定位不够稳定,在使用的过程中试管会发生晃动,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该石墨电极强度检测用设备的辅助定位机构,具备定位稳固的优点,值得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方大炭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方大炭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555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