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烘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56378.1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8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林琦武;麻晓毅;杨丰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龙浩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12 | 分类号: | F26B15/12;F26B5/04;F26B3/30;F26B3/18;F26B3/347;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吴静芝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烘干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烘干设备,包括:箱体、真空泵、抽空管道、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箱体内设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的顶部设有抽气口;所述真空泵通过所述抽空管道连通至所述抽气口;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为红外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内;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为接触式加热装置或感应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真空腔下方。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烘干设备通过对真空腔的内壁进行加热,避免油气在接触到真空腔内壁或是金属零件时凝结成液态而需要重新吸收红外线升温,提高了烘干效率,并且也使得滴落在真空腔底部的冲压油能够汽化,避免冲压油堆积在真空箱底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翅片换热器在冲压完成、焊接之前,需要对冲压后残留在翅片表面的易挥发冲压油进行干燥处理,防止影响焊接质量。原有干燥方式采用热风吹干,无法满足废气排放要求。
普通红外辐射烘干装置中,工件进入真空箱时,因重力作用,工件上油量较多部分可能汇成油滴直接滴落在真空箱底部;另一方面,烘干过程中,挥发油气化后遇到低温箱内零部件及箱壁,遇冷液化后会汇聚到真空箱底部,形成积油。但因箱体材料红外吸收率极低,箱底部分受滚筒等传动机构、工件的遮挡,吸收的红外线远少于其它部位,同样的红外辐射加热条件下,工件表面冲压油吸收红外线升温较快,但真空箱内各组件及箱底温度远低于工件表面冲压油温度,烘干过程中冲压油气易在运动中触碰箱内低温零部件,凝结成液态,影响烘干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真空烘干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烘干设备,包括:箱体、真空泵、抽空管道、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
所述箱体内设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的顶部设有抽气口;
所述真空泵通过所述抽空管道连通至所述抽气口;
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为红外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内;
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为接触式加热装置或感应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真空腔下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烘干设备通过对真空腔的内壁进行加热,避免油气在接触到真空腔内壁或是金属零件时凝结成液态而需要重新吸收红外线升温,提高了烘干效率,并且也使得滴落在真空腔底部的冲压油能够汽化,避免冲压油堆积在真空箱底部。
进一步,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多个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布置在所述真空腔外表面侧壁和下方。通过多个位置均匀加热,提高真空箱内壁以及内部零件的温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若干红外线加热管,若干所述红外线加热管布置在所述真空腔内顶部和内侧壁。减少红外线照射死角,提高红外线强度从而加快升温速率。
进一步,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箱体处,围绕所述真空腔以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布置。因为真空箱的箱体通常是金属材料,采用保温层减少热量散失,降低能耗。
进一步,还包括冷阱;所述真空泵通过所述抽空管道依序连通所述冷阱和所述抽气口。冷阱能够收集凝结成液态的冲压油,也避免真空泵的运行受到影响。
进一步,所述冷阱包括冷阱箱和若干翅片,所述冷阱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若干所述翅片排布在所述冷阱箱内;
所述真空泵通过所述抽空管道依序连通所述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抽气口。翅片组成的冷凝器,确保冷阱处与油气充分接触,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冷凝效率。
进一步,若干所述翅片均匀排布在所述冷阱箱内的中部,将所述冷阱箱内部空间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龙浩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龙浩工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563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预处理自动清粉装置
- 下一篇:蓝牙转换无线发射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