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大肌及腹肌训练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56817.9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4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郭磊;李茂印;李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冠之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1/062;A63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万凯 |
地址: | 10008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大肌 腹肌 训练 器械 | ||
本申请涉及健身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胸大肌及腹肌训练器械,其包括底座,在底座上竖向固接有两个支撑柱,在两个支撑柱之间连接有支撑梁,在支持柱上设置有座椅,在底座顶部设置有一端与底座铰接的托架,在座椅上方设置有供使用者拉持以竖向提升托架的动力机构,在动力机构与托架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机构,动力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支撑梁两侧的两个驱动杆,在驱动杆上水平固接有握杆,驱动杆的顶端向靠近支撑梁的方向弯折且竖向固接有竖轴,竖轴转动连接于支撑梁上。本申请具有同步锻炼胸大肌和腹肌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健身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胸大肌及腹肌训练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身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通过健身器械进行身体训练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健身途径之一,健身器械是为了让有健身需求的人士达到辅助训练,强身健体的效果而使用的运动器械。
比如训练胸大肌常用的杠铃,经过推举杠铃增加胸部肌肉厚度;又如训练腹肌的收腹运动机或者俯卧撑支架等,这类器械同样使用方便。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杠铃和收腹运动机主要针对训练者身体的单一部位强化训练,若训练者想训练身体的多个部位,还需要花费时间更换训练器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训练者在训练胸大肌的同时,腹肌也能得到训练,本申请提供一种胸大肌及腹肌训练器械。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胸大肌及腹肌训练器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胸大肌及腹肌训练器械,包括底座,在底座上竖向固接有两个支撑柱,在两个支撑柱之间连接有支撑梁,在支持柱上设置有座椅,在底座顶部设置有一端与底座铰接的托架,在座椅上方设置有供使用者拉持以竖向提升托架的动力机构,在动力机构与托架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机构,动力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支撑梁两侧的两个驱动杆,在驱动杆上水平固接有握杆,驱动杆的顶端向靠近支撑梁的方向弯折且竖向固接有竖轴,竖轴转动连接于支撑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坐在座椅上,背靠训练器,双手握持握杆,将两个握杆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拉持,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托架上,进而驱使托架上升,从而达到同时锻炼胸大肌和腹肌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分别与驱动杆铰接的第一连杆,在两个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同一个第二连杆,在第二连杆背离第一连杆的一端固接有第三连杆,在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垂直固接有第四连杆,在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竖向转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转动连接于支撑梁上,在两个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五连杆,第五连杆位于安装板的下方,使得安装板上形成有呈三角形排布的三个转动连接点,第五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托架远离托架与底座铰接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机构将动力依次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五连接杆、第六连接杆传递至托架上,实现了托架上升下降的过程,传动机构整体空间利用合理,使用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呈V字型,三个转动连接点分别位于安装板的三个端角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呈V字型具有节省生产成本且使用效果较好的特点。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上竖向固接有挡板,挡板位于握杆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可供使用者前臂贴靠,便于使用者施力。
优选的,所述座椅包括水平固接于支撑柱上的底板以及竖向固接于支撑柱上的背板,背板位于底板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背板可供使用者依靠,便于使用者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冠之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冠之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568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风柜
- 下一篇:一种轻量化多层存放电缆沟支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