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胶透镜与成像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56843.1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9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临安;周明达;林正峰;翁樑傑;张明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G02B3/00;G02B7/02;G03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 透镜 成像 镜头 | ||
1.一种塑胶透镜,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光学有效部;以及
一外周部,环绕该光学有效部,该外周部包含:
一外缘面;以及
一光学检测结构,位于该光学有效部与该外缘面之间,并包含一第一光学检测面以及一第二光学检测面,其中该第一光学检测面与该第二光学检测面分别设置于该外周部的二侧,且互相对应;
其中,该第一光学检测面与该第二光学检测面之间的夹角为θi,其满足下列条件:
30度≤θi≤6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透镜,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光学检测面的最小直径为ψi,该外缘面的最大直径为ψd,其满足下列条件:
0.80ψi/ψd0.9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透镜,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光学检测面的最小直径为ψi,该外缘面的最大直径为ψd,其满足下列条件:
0.85≤ψi/ψd≤0.9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透镜,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有效部包含至少一光学非球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胶透镜,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光学非球面包含至少一反曲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透镜,其特征在于,该外周部还包含一环形辅助面,该环形辅助面与该第二光学检测面设置于相同一侧,且与该第二光学检测面形成一环状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透镜,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检测结构对于该光学有效部与该外缘面,较靠近于该外缘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胶透镜,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光线吸收层,设置于该外周部中该二侧的至少一侧,且位于该光学有效部与该光学检测结构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透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学检测面与该第二光学检测面之间的夹角为θi,该塑胶透镜的全内反射临界角为θc,其满足下列条件:
θiθc。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透镜,其特征在于,该塑胶透镜的折射率为Nd,其满足下列条件:
1.50Nd1.7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透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学检测面与该第二光学检测面之间的夹角为θi,其满足下列条件:
35度≤θi≤55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透镜,其特征在于,该塑胶透镜为一双色模造透镜,由一透明区块以及一黑色区块一体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透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学检测面与该第二光学检测面皆为光滑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透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学检测面与该第二光学检测面之间的最小厚度为IT,其满足下列条件:
0.1mmIT0.6mm。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透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学检测面与该第二光学检测面之间的最小厚度为IT,该塑胶透镜的中心厚度为CT,其满足下列条件:
0.2IT/CT1.4。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塑胶透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学检测面与该第二光学检测面之间的最小厚度为IT,该塑胶透镜的中心厚度为CT,其满足下列条件:
0.3≤IT/CT≤1.2。
17.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塑胶镜筒;以及
一成像透镜组,其容置于该塑胶镜筒中,且包含至少一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568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