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I实时监测测温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56915.2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71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韩昊;李佳雯;温水发;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豪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A61B5/107;E06B5/00;E06B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 代理人: | 王一 |
地址: | 330052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i 实时 监测 测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AI实时监测测温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AI实时监测测温门,其首先通过红外感应器对进入测温门的人员身高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通过控制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同步旋转,从而带动连接柱上下移动,使温度监测仪对不同高度的人员进行测量,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包括左侧板、顶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右端上部与顶板左端连接;还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步进电机、第一丝杠、第一滑块、第一通孔、第三连接块、第四连接块、第二步进电机、第二丝杠、第二滑块、第二通孔、连接柱、安装块和红外感应器,第一连接块的外延与左侧板内侧壁连接并设置在第一腔室内,第二连接块外侧壁与左侧板内侧壁连接并设置在第一腔室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AI实时监测测温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AI实时监测测温门。
背景技术
AI实时监测测温门是一种用于AI实时监测测温门的辅助装置,其在AI实时监测测温门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AI实时监测测温门包括左侧板、顶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右端上部与顶板左端连接,顶板右端与右侧板左端上部连接,左侧板内设置有第一腔室,右侧板内设置有第二腔室;现有的一种AI实时监测测温门使用时,首先将测温门放置需要使用的地点,放置完成后当人体通过顶板下方时通过顶板内的测温装置对人体进行测温即可;现有的一种AI实时监测测温门使用中发现,测温门是使用AI技术精准锁定访客额头部位,快速完成体温测量动作,整个测量过程时间短精度高,保障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安保人员的安全问题,这种技术测量的最大优点是测试速度快,而且因为它只接收人体对外发射的红外辐射,没有任何其他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于人体,所以对人体无任何害处,目前使用的测温门的温度测量装置为固定安装,对于不同高度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时容易出现误差,导致测量便利性较差,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首先通过红外感应器对进入测温门的人员身高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通过控制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同步旋转,从而带动连接柱上下移动,使温度监测仪对不同高度的人员进行测量,提高测量的准确度,提高对不同高度人员测量的便利性,提高实用性的一种AI实时监测测温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AI实时监测测温门,包括左侧板、顶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右端上部与顶板左端连接,顶板右端与右侧板左端上部连接,左侧板内设置有第一腔室,右侧板内设置有第二腔室;还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步进电机、第一丝杠、第一滑块、第一通孔、第三连接块、第四连接块、第二步进电机、第二丝杠、第二滑块、第二通孔、连接柱、安装块和红外感应器,第一连接块的外延与左侧板内侧壁连接并设置在第一腔室内,第二连接块外侧壁与左侧板内侧壁连接并设置在第一腔室内,第一步进电机安装在第二连接块底端,第一丝杠可旋转设置在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之间,并且第一丝杠底端与第一步进电机顶端输出端连接,第一滑块可上下滑动设置在第一腔室内,并且第一滑块套装在第一丝杠上,第一滑块通过第一丝杠旋转在腔室内上下滑动,第一通孔设置在左侧板的右侧壁上并与第一腔室内相通,第三连接块外延与右侧板内侧连接并设置在第二腔室内,第四连接块外延与右侧板内侧壁连接并设置在第二腔室内,第二步进电机安装在第四连接块的底端,第二丝杠可旋转设置在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之间,第二丝杠底端与第二步进电机顶端输出端连接,第二滑块设置在第二腔室内,并且第二滑块套装在第二丝杠上,第二滑块通过第二丝杠旋转在腔室内上下滑动,第二通孔设置在右侧板的左侧壁并与第二腔室内相通,连接柱左端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一滑块右端连接,连接柱右端穿过第二通孔与第二滑块左端连接,安装块安装在连接柱上,安装块底端设置有温度监测仪,红外感应器安装在安装块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AI实时监测测温门,还包括两组移位装置,第一组移位装置设置在左侧板的底端,第二组移位装置设置在右侧板的底端,移位装置包括底座、螺套、螺柱、支脚和手轮,底座顶端与左侧板底端连接,底座底端设置有多组可旋转移位轮,螺套设置在底座的内部,螺柱可旋转设置在螺套内,并且螺柱通过旋转在螺套内上下移动,螺柱底端与支脚顶端连接,手轮底端与螺柱顶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豪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泰豪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569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