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用组合马镫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57196.6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6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子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子仪 |
主分类号: | E04C5/20 | 分类号: | E04C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刘棚滔 |
地址: | 232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钢筋 施工 组合 马镫 | ||
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用组合马镫,包括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第一承载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上层两组钢筋的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第二放置槽的底面距离第一承载部一端的距离值大于第一放置槽的底面距离第一承载部一端的距离值;其中,第二放置槽和第一放置槽连通;上层两组钢筋相互垂直;第二承载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下层两组钢筋的第三放置槽和第四放置槽;第四放置槽的底面距离第二承载部一端的距离值大于第一放置槽的底面距离第二承载部一端的距离值;其中,第三放置槽和第四放置槽连通;下层两组钢筋相互垂直;第二承载部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承载部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能稳定的对钢筋层进行支撑,且降低操作人员的安装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用组合马镫。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马镫用于混凝土板的上下钢筋层之间的支撑,但是现有的马镫只能对单根钢筋进行支撑,且结构很不稳定;另外,马镫为一体化结构,其高度较高,当将其安装在上下层钢筋之间,需要将笨重的钢筋层抬起较多的距离,大大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费时费力,大大降低建筑施工的效率;为此,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用组合马镫。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用组合马镫,本实用新型能稳定的对钢筋层进行支撑,且降低操作人员的安装劳动强度。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用组合马镫,包括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
第一承载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第一钢筋的第一放置槽和用于放置第二钢筋的第二放置槽;第二放置槽的底面距离第一承载部一端的距离值大于第一放置槽的底面距离第一承载部一端的距离值;其中,第一承载部的一端延其中轴线方向向内延伸设有第一中空仓;第一中空仓、第二放置槽和第一放置槽连通;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相互垂直;
第二承载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第三钢筋的第三放置槽和用于放置第四钢筋的第四放置槽;第四放置槽的底面距离第二承载部一端的距离值大于第一放置槽的底面距离第二承载部一端的距离值;其中,第二承载部的一端延其中轴线方向向内延伸设有第二中空仓;第二中空仓、第三放置槽和第四放置槽连通;第三钢筋和第四钢筋相互垂直;
第二承载部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承载部的另一端,第二承载部的中轴线与第一承载部的中轴线重合。
优选的,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的投影形状均为正方形。
优选的,第一承载部的投影面积小于第二承载部的投影面积。
优选的,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均选用聚苯硫醚材质制成。
优选的,第一承载部的另一端面设有多组限位柱;第二承载部的另一端面设有多组限位盲孔;
多组限位柱与多组限位盲孔一一对应,多组限位柱分别配合插入多组限位盲孔内。
优选的,多组限位柱以第一承载部的中轴线为中心呈圆周均匀分布。
优选的,第一承载部的另一端面设有多组滑板;多组滑板并排分布;第二承载部的另一端面设有多组滑槽;每组滑槽均在第二承载部的端面设有开口;
多组滑板与多组滑槽一一对应,多组滑板分别穿过多组开口并滑入插入多组滑槽内。
优选的,滑板的数量至少为两组。
优选的,滑板的横截面形状为T形;滑槽的槽口形状为T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子仪,未经徐子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571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变压器箱
- 下一篇:一种木塑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