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式微滤超滤连续分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57256.4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8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魏新林;程利增;王元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1/14 | 分类号: | B01D6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许耀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式微 超滤 连续 分离 系统 | ||
1.一种螺旋式微滤超滤连续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分离系统由真空泵、螺旋式微滤单元以及多个螺旋式超滤单元组成,其连接方式如下:
所述的螺旋式微滤单元及多个螺旋式超滤单元依次串联,螺旋式微滤单元和螺旋式超滤单元分别具有螺旋式微滤组件和螺旋式超滤组件,且均具有贮液罐,螺旋式微滤组件和螺旋式超滤组件均设置有抽气口和出液口,真空泵与各单元的抽气口分别连接,某一单元的出液口通过出液泵与下一单元的贮液罐连接,最后一个单元的出液口连接有终级贮液罐;
所述的螺旋式微滤组件内部设置有螺旋式微滤膜管,螺旋式微滤单元的贮液罐通过进液泵与螺旋式微滤膜管的膜管进液口连接,向螺旋式微滤膜管输送待分离液,螺旋式微滤膜管的膜管出液口通过出液泵向下一单元的贮液罐输送透过液;
所述的螺旋式超滤组件内部设置有螺旋式超滤膜管,每个螺旋式超滤单元的贮液罐通过进液泵与螺旋式超滤膜管的膜管进液口连接,向螺旋式超滤膜管输送待分离液,螺旋式超滤膜管的膜管出液口通过出液泵向下一单元的贮液罐输送透过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微滤超滤连续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式微滤膜管和螺旋式超滤膜管均采用螺旋形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微滤超滤连续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螺旋式微滤膜管的膜管进液口和膜管出液口均位于螺旋式微滤组件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微滤超滤连续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螺旋式超滤膜管的膜管进液口和膜管出液口均位于螺旋式超滤组件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微滤超滤连续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系统具有一个螺旋式微滤单元和两个螺旋式超滤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微滤超滤连续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螺旋式微滤单元及多个螺旋式超滤单元串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微滤超滤连续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式微滤膜管的孔径为0.1-75μm;第一个螺旋式超滤单元的螺旋式超滤膜管的截留分子量为5.0-50KDa;第二个螺旋式超滤单元的螺旋式超滤膜管的截留分子量为0.5-5.0KD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微滤超滤连续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螺旋式微滤组件和螺旋式超滤组件的抽气口均位于顶部,通过将螺旋式微滤组件和螺旋式超滤组件的抽气口与真空泵连接,使螺旋式微滤组件和螺旋式超滤组件内部处于减压或真空环境,膜管两侧产生的压力差为待分离液的分离提供动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微滤超滤连续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螺旋式微滤组件和螺旋式超滤组件与下一单元的贮液罐之间设置出液泵,用以克服螺旋式微滤组件和螺旋式超滤组件内部的负压,将透过液泵入下一单元的贮液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微滤超滤连续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螺旋式微滤组件和螺旋式超滤组件内均设有液面线,当螺旋式微滤组件和螺旋式超滤组件的透过液在其液面线以下,对应单元的出液泵关闭;反之,当螺旋式微滤组件和螺旋式超滤组件的透过液超过其液面线,对应单元的出液泵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5725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热风烘干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矿用自卸车后检修梯和平台总成及矿用自卸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