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噪链轮及轮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57853.7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8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复之;王应科;葛耀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巴精密零部件(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30 | 分类号: | F16H55/30;F16H55/14;F16F1/373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王克兰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噪链轮及轮体。降噪链轮轮体包括轮本体、承载环和一组轮齿;轮本体外缘设有承载环;承载环外缘设有轮齿;承载环两侧均设有环形封胶槽。该降噪链轮轮体在进行减震橡胶注胶时,能够与模具很好地配合,使降噪链轮轮体与模具之间卡合紧密且定位准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噪链轮轮体,其结构简洁,便于加工和控制成本,能够有效防止橡胶注胶时出现飞边缺陷,利于提高橡胶硫化成型的精度。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降噪链轮,具有制造方便、良品率高、降噪性能优异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噪链轮及轮体。
背景技术
链条链轮啮合传动是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机械、食品加工、仪表仪器、石油等行业的一种机械传动方式。在传动过程中,由于链条上的滚子与链轮轮齿底部存在直接撞击,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较大的噪声。为了降低噪声,常用的解决方法是沿轮齿根部设置减震橡胶圈。其中,采用模具注胶法将橡胶包裹并硫化成型在链轮表面是可行的加工方式之一。但是在橡胶注胶过程中,由于轮体边缘呈阶梯状且轮齿呈锯齿状,模具与轮体靠合时,密闭性和准确性不易控制,导致橡胶注胶时易出现飞边和精度偏差等问题,严重影响成品率和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噪链轮及轮体,能够解决橡胶注胶时易出现飞边和精度偏差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降噪链轮轮体,包括轮本体、承载环和一组轮齿;轮本体外缘设有承载环;承载环外缘设有轮齿;承载环两侧均设有环形封胶槽。该降噪链轮轮体在进行橡胶注胶时,能够与模具很好地配合,使降噪链轮轮体与模具之间卡合密闭且定位准确。如图1和2所示,上模与下模内壁上均设有封胶凸环,封胶凸环卡入环形封胶槽实现密封。与此同时,轮齿齿尖与下模内壁靠合。另外,上模与下模之间还通过导向柱进行限位。通过上述一系列的结构设计,有效防止注胶时橡胶溢胶导致的飞边,并同时实现精确定位。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环形封胶槽的截面轮廓呈U型,包括槽底的圆弧部和槽两侧的斜腰部;圆弧部与斜腰部相切连接。槽两侧的斜腰部的夹角记为β,优选地,20°β90°。与此配合的是,封胶凸环截面呈三角形,凸出角为α,45°α120°,且15°α-β120°。通过实践摸索对环形封胶槽的形状及夹角进行优选,并配合封胶凸环合适的形状及夹角,使环形封胶槽与封胶凸环在卡合时,两者之间形成合适的挤压力,既保持良好的密封性,有效防止飞边缺陷,同时又兼顾模具具有良好的耐用性,控制生产成本。
优选地,轮本体、承载环和轮齿均一体固定。
优选地,承载环的厚度与轮齿根部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地,轮本体两侧还设有减重槽。设置减重槽可降低重量和转动惯量,使之更轻便。
在上述降噪链轮轮体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降噪链轮,包括降噪链轮轮体和注胶成型在降噪链轮轮体上的减震橡胶圈;减震橡胶圈与承载环的侧面贴合,且与轮本体的外缘贴合。由于减震橡胶圈的存在,链条与链轮啮合过程中,链板先与减震橡胶圈接触,减震橡胶圈被挤压产生一定的形变后,链条上的滚子再落入链轮轮齿底部,有效避免了滚子与链轮轮齿底部的直接撞击,因而可以显著降低噪声。
进一步地,减震橡胶圈外缘布有减压波纹;减压波纹包括波谷部、斜槽部和波峰部,三者依次连接形成减压波纹;并且波谷部位于相邻两个轮齿的交界处。在链条与链轮啮合过程中,减压波纹能够使得链板与橡胶圈之间的挤压力呈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的平滑过渡过程,避免了受力突变带来的冲击效应,因而可以进一步降低传动噪音和延长减震橡胶圈的使用寿命。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噪链轮轮体,其结构简洁,便于加工和控制成本,能够有效防止橡胶注胶时出现飞边缺陷,利于提高橡胶硫化成型的精度。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降噪链轮,具有制造方便、良品率高、降噪性能优异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巴精密零部件(中国)有限公司,未经米巴精密零部件(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578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流量控制分层同采装置及恒排量采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