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放线用电力线拉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58174.1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4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秦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紫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32 | 分类号: | B65H49/32;B65H59/12;B65H57/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王前程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放线 用电 拉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力放线用电力线拉紧装置,包括拉紧装置底板,所述拉紧装置底板顶部后侧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一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拉紧装置底板顶部前侧左端与第二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拉紧装置底板顶部前侧右端与第三支架底部固定连接。该电力放线用电力线拉紧装置,通过将绕线辊上的电线端从进线口穿过,通过按压握把使固定模块按压电线,固定模块外表面上的耐磨防滑层与电线保护层相接触增大摩擦力,转动卡扣对握把进行固定,同时棘轮上齿槽被防反转卡块固定,使棘轮不能进行反转,从而避免了电力放线用电力线拉紧装置卡线板夹紧时可能会损坏电线的保护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放线用电力线拉紧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是由一根或几根柔软的导线组成,外面包以轻软的护层,电缆是由一根或几根绝缘包导线组成,外面再包以金属或橡皮制的坚韧外层,电缆与电线一般都由芯线、绝缘包皮和保护外皮三个组成部分组成,电线在使用时,起初是缠绕在绕线轮轮上,在放线的时候,容易出现松散的现象,从而导致电线不方便使用或者不方便收集,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一般是工作人员,将电线的一端用卡紧装置卡紧,但是绕线轮可以活动,为此,电线仍有一端处于松散的状态,另外额外使用卡紧装置也比较麻烦。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0735832U提出了一种电力放线用电力线拉紧装置,包括安装拉紧装置底板,两块所述第一支板顶部共同转动安装有绕线辊,两根所述导向杆共同贯穿有滑板,所述滑板顶面两侧均竖直固定有挡杆,所述连接条板侧面两端均竖直设有转动杆,每个所述转动杆均固定连接有卡线板,每个所述卡线板侧面均设有卡口,每个所述卡口内均设有套装在转动杆上的扭簧,所述绕线辊下方设有限位机构,通过限位机构可限制绕线辊的转动,防止绕线辊自己转动导致电线松散,另外两个设置有扭簧的卡线板可自行将电线卡住,可防止电线放线时出现松散,但是该电力放线用电力线拉紧装置卡线板夹紧时可能会损坏电线的保护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放线用电力线拉紧装置,解决了卡线板夹紧时可能会损坏电线的保护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放线用电力线拉紧装置,包括拉紧装置底板,所述拉紧装置底板顶部后侧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一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拉紧装置底板顶部前侧左端与第二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拉紧装置底板顶部前侧右端与第三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拉紧装置底板底部四角分别与四组滚轮连接件顶部固定连接,四组所述滚轮连接件通过四组滚轮转轴分别与四组滚轮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棘轮轴与绕线辊转动连接,所述棘轮轴右端外壁与棘轮中心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棘轮顶部与防反转卡块底部相接触,所述防反转卡块右侧壁顶端被支撑杆穿过,所述支撑杆左侧壁与绕线辊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顶部空腔被导向杆右端穿过,所述第二支架顶部空腔被导向杆左端穿过,所述导向杆通过滑动杆与第三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贯穿滑动模块底端,所述滑动模块顶部右侧前端与连接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模块顶部凹槽后侧与进线口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正面右端通过卡扣连接轴与卡扣底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空腔右端内壁与短杠杆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短杠杆顶端通过一组连接转轴与握把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通过一组连接转轴与L型长杠杆底端转动连接,所述L型长杠杆右侧顶端通过一组连接转轴与握把左端转动连接,所述L型长杠杆左端通过一组连接转轴与固定模块顶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线口内壁和固定模块外表面均有耐磨防滑层,所述握把外表面有塑料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固定模块底部半圆形固定块直径小于进线口的直径,四组所述滚轮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长度大于第三支架的长度,所述第二支架与第三支架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棘轮外表面均匀排列有多组齿槽,所述第一支架高度大于第二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紫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紫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581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追踪型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设工程咨询宣传用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