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结烟气调质强化多种污染物脱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61181.7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1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郑成航;李文俊;周灿;吴卫红;张涌新;刘少俊;孙德山;杨洋;姚龙超;岑可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3/013 | 分类号: | B03C3/013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郑芳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烟气 强化 多种 污染物 脱除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烟气调质强化多种污染物脱除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气流粉碎耦合静电分散装置、螺旋给料机、调质剂循环器、文丘里管、旋流喷嘴;气流粉碎耦合静电分散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顶部设有若干个直流喷嘴,直流喷嘴的喷射方向交汇于中心点,壳体内中部竖直布置有放电电极;调质剂循环器包括顺次连接的调质剂循环塔和调质剂粒径筛分器,调质剂粒径筛分器的排粉口与气流粉碎耦合静电分散装置的入口连接;文丘里管与旋流喷嘴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旋流喷嘴设置在静电除尘器上游烟道内。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调质剂颗粒的高效制备、运输以及利用,降低运行费用,能够低成本实现变负荷下颗粒物高效稳定脱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烧结烟气调质强化多种污染物脱除系统。
背景技术
烧结是钢铁生产全流程中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工序,烧结机头烟气电除尘器是烧结工艺中重要的核心工艺设备,可以将含有大量重金属、二噁英等有毒有害成分的颗粒物捕集脱除,保证后续脱硝脱硫工艺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强化烧结机头静电除尘器脱除效率对于整个烧结烟气净化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烧结烟气中高比电阻粉尘含量多,粘度大,存在粉尘荷电困难及带电粉尘释放电荷困难等问题,往往导致电除尘器效率下降。
中国专利CN209531137U公开了一种烟气除尘装置,包括用于收集烟气的烟气管道,所述烟气管道上依次设有凝并器和电除尘器,所述烟气管道连接有用于输送烟气调质剂的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一端与用于储存烟气调质剂的储存罐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烟气管道内并设有向所述烟气管道内喷射烟气调质剂的喷嘴;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烟气除尘装置,能够降低高比电阻粉尘的比电阻,增大微细粉尘的粒径,以大大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目前烟气调质技术通过向烟气中喷射调质剂可以实现飞灰比电阻的调节,提高电除尘器的脱除效率。但现有技术在变负荷或者烟气烟尘特性(飞灰比电阻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于调质剂的喷射量往往难以实现精确的控制,易造成调质剂的浪费导致调质成本上升,同时也会导致调质效果下降,难以稳定实现颗粒物的高效捕集。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亟需开发一种能够灵活适应于不同烟尘特性的烧结烟气,低成本实现变负荷下颗粒物稳定高效脱除的调质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烧结烟气调质强化多种污染物脱除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调质剂颗粒的高效制备、运输以及利用,降低运行费用,能够低成本实现变负荷下颗粒物高效稳定脱除。
一种烧结烟气调质强化多种污染物脱除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气流粉碎耦合静电分散装置、螺旋给料机、调质剂循环器、文丘里管、旋流喷嘴、除尘器;所述气流粉碎耦合静电分散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顶部设有若干个直流喷嘴,所述直流喷嘴的喷射方向交汇于中心点,壳体内中部竖直布置有放电电极,使粉碎后的调质剂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带上同种电荷,有效避免了后续传输过程中调质剂颗粒的再团聚;所述调质剂循环器包括调质剂循环塔和调质剂粒径筛分器,调质剂循环塔的入口与螺旋给料机的出口连接,调质剂循环塔的出口与调质剂粒径筛分器的入口连接,调质剂粒径筛分器的排粉口与气流粉碎耦合静电分散装置的入口连接,构成循环;所述文丘里管与旋流喷嘴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旋流喷嘴设置在静电除尘器上游烟道内。
所述螺旋给料机布置于气流粉碎耦合静电分散装置下游,实现调质剂颗粒给入量的控制。螺旋给料机出口颗粒采用热空气进行输送,携带调质剂颗粒的气流进入调质剂循环器内,通过控制风速、流化风速能够进一步的控制调质剂给入量,有效防止颗粒物团聚。
作为优选,调质剂粒径筛分器的临界分离粒径为15μm,携带调质剂的气流从调质剂循环塔内出来后进入调质剂粒径筛分器,大于15μm的不合格调质剂颗粒重新回到气流粉碎耦合静电分散装置进行再次击碎,保证喷入烟道内的颗粒粒径足够小,避免调质剂颗粒粒径过大,能够提高调质剂的有效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611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线与水晶头装配机
- 下一篇:办公桌